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0:37:46
盐城亭湖持续做好“小田变大田”改革“后半篇文章”
“积分评价”,锚定让优秀的现代人种更大的地
7月25日,记者走进盐城市亭湖区。化改“嗡嗡嗡——嗡嗡嗡——”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革再田野上空,两台无人机正在喷施农药。深化黄尖居委会村民黄海涛笑声爽朗,锚定“利用农机高效作业,现代半天就能干完,化改不仅减少了时间,革再也降低了成本。深化”2020年开始,锚定黄海涛在黄尖居委会承包320亩土地,现代种植水稻、化改玉米、革再大豆等,深化每年仅靠农作物种植就收入20多万元。
黄海涛的收获,得益于近年来亭湖区开展的“小田变大田”改革。过去,黄海涛家只有5亩地,分散在3处,其中一块紧挨着居民家的宅基地,机器下不了田,亩均效益非常低。“种地富不了口袋,村里的年轻人全都出门务工,不少田地都荒废了。”黄海涛惋惜地说。
2019年,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亭湖区探索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在不改变农户承包权基础上,以农民充分自愿为前提,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置换田块,将分散零碎的耕地集中到一起,将“一户多块田”变为“多户一块田”“一户一块田”,划分流转区和自种区。在流转区,由接受流转的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主专业化经营;在自种区,让想种田、能种田的农户种上好田。
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亭湖区创新“小田变大田”的改革试验做法,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问题,让过去分散的小田集中,变成规整划一的“高标田”。截至去年底,亭湖区6.6万名农户的19.75万块承包地已合并成4.08万块,田块数减少近80%,渗溢种植面积达1.0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率达80.93%,耕地质量较2020年提高0.67个等级、增长12%,农作物智能农机装备保有量达1586台、节约人工成本30%以上,水稻、小麦每亩分别平均增产150斤、80斤以上,真正让“粮田”变“良田”。全区新增家庭农场121个,农业现代化耕种、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发展。2023年,这项做法被中央一号文件吸收。今年1月,亭湖“小田变大田”作为我省4个案例之一入选全国农村改革典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亭湖区“小田变大田”改革正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有力一招”。如今,在已有成果上,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成为亭湖区农业改革下一步重点。
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费用上涨明显、价格虚高,单个主体流转经营规模过大、挤压普通种粮大户的流转空间等问题,亭湖区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探索解决。亭湖区正在试行土地流转价格合理形成机制,对辖区内承包农户的征信、种植能力等方面进行逐项考评、形成积分,并据此进行土地流转。“通过科学测算粮食种植成本和收益、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区间、鼓励村集体合理控制土地流转规模、实施参与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资格积分评价、采取不同规模土地流转分档交易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防范扰乱价格、弃田毁约等行为。”亭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操作程序方面,根据土地流转规模,采取分档交易模式,50亩至500亩的土地流转交易,采取一次性报价,在价格区间内进行充分竞争,价高者得,一旦有多人价格触顶,则触发熔断机制,首次发包土地采取本村村民优先中标方式,续包土地采取无过错原承租方优先中标方式;5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交易,一旦触发熔断机制,进行积分比较,积分最高者中标。
“积分评价制度让种植大户了解到哪些红线不能触碰,让能力优秀的人种植规模较大的田地,降低了风险。”亭湖区新兴镇新建村党总支书记吴满军说,“试行这项制度以来,我们村有11块共计2001.68亩土地进行了交易,成交均价为每亩1080元。”
土地集中起来了,如何利用好,成为亭湖乡村发展的新课题。不少乡镇利用土地资源,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五星村在盐东镇新建村流转租用土地2060亩,打造五星村田园综合体项目,种植优质生态富硒大米,建设“五星智慧农场”,种植油菜、黄桃等高附加值的农作物,“每天都有货车将这里的水果发往上海。我们还将发展观光农业、打造‘周末游’主题乐园,让市民游客在‘吃、住、行’上有一个更好的去处。”五星村党委书记孙维亚说。
黄尖镇利用增溢土地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附近新建鹤龙农场,吸引游客前往。农场推出果蔬种植采摘、摸鱼钓虾、露营野炊等多种娱乐项目,成为游客休闲、短途游的好去处。“未来,我们将增加更多农业互动场景,开展多种类研学实践项目,打造生态游、农业游新业态。”兴农村党总支书记吴宏伟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