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安徽人、寓居南京,为何《儒林外史》有很多淮安故事?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6:37:35
今年是吴敬为何外史《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1701—1754)逝世270周年。《儒林外史》是梓安清代乾隆年间安徽全椒人吴敬梓创作的一部古典长篇讽刺小说,著名学者胡适赞誉《儒林外史》“这部书所以能不朽,徽人淮安全在它的寓居有多见识高超、技术高明”,南京高度评价吴敬梓是儒林“我们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
吴敬梓正是故事他对金陵和周边扬州、淮安、吴敬为何外史滁州等地草木山水、梓安世故人情、徽人淮安地域文化和知识群体的寓居有多洞悉和了解,才为他在今天的南京南京撰成《儒林外史》创造了条件。《儒林外史》创作过程、儒林人物原型乃至流传刊印过程中,故事同处江淮文化圈的吴敬为何外史淮安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程晋芳资助吴敬梓
吴敬梓出生全椒望族,到他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衰。移居金陵后,以变卖家产、卖文润笔等为生,可谓每况愈下,以至于冬日无钱取暖,职能“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谓之暖足”。他发愤而作针砭儒林的小说,还需要多年来结交的文坛朋友的接济,如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金陵程廷祚、滁州冯粹中、芜湖朱卉、无锡吴蒙泉、句容樊明征等。
此外,累世巨富,尤好文学的淮安盐商子弟程晋芳也是吴敬梓多次拜访的友人。程晋芳(1718—1784),字鱼门,自号蕺园,祖上为徽州歙县人岑山渡,家族后移居淮扬之间经营盐业,富甲一方。程晋芳嗜书藏若饥渴,少即以文名江南,好切磋文学,“延接宾客,宴集无虚日。”
乾隆六年(1741),吴敬梓通过远房族亲程廷祚介绍前往淮安河下拜访程晋芳,住了三个月,遂结为忘年之交。此后,乾隆八年到十四年(1743—1749)吴敬梓多次到淮安拜访程晋芳或研究学问,或赠答唱和,坐谈古今,当然也是寻求他对《儒林外史》创造的资助。
程晋芳后来回忆他初见吴敬梓时看到他连笔、砚都买不起的潦倒样:“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乾隆十七年(1752)春,程晋芳来南京应乡试,其间他与吴敬梓等友人聚首畅游,相互酬唱。乾隆十九年(1754)十月初,吴敬梓客居扬州拜访卢见曾期间偶遇来扬州的程晋芳,这次意外相逢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时过境迁,程晋芳此时也家资散尽、债台高筑,吴敬梓对之潸然泪下:“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此次见面后二十几天,吴敬梓就溘然长逝。
得知吴敬梓去世后,程晋芳作《哭敏轩》诗三首,以祭亡友。程晋芳念念不忘这位文友,十几年后,还专门撰写了吴敬梓的传记——《文木先生传》,传中提到《儒林外史》“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赞誉吴敬梓“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窒其躬,传其学,天之于敏轩,倘意别有在,未可以流俗好尚测之也。”
清江浦刊刻《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写尽儒生百态,虽然“人争传写之”,但毕竟在官僚群体看来不得台面,所以在吴敬梓生前未得刊刻。吴敬梓去世后,他的表侄金兆燕保存好《儒林外史》手稿,百番筹措,终于乾隆三十三年至四十四年(1768—1779)间在扬州府教授任上刊印成书。只可惜刻本数量有限,迭经变故,首刻本已难觅踪影。
金兆燕(1718—1789)首刻《儒林外史》后,扬州民间书肆陆续开始翻刻,《儒林外史》也逐渐传播开去。《儒林外史》有多种版本流传。当代通行本有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张慧剑校注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洪江校点本、2014年商务印书馆陈美林批评校注本等。
嘉庆二十一年(1816)的清江浦注礼阁本和艺古堂本,是现存刊印时间仅晚于卧闲草堂本的《儒林外史》早期刻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清江浦的这两个版本《儒林外史》直接翻刻自卧闲草堂本,同样是十六册、五十六回、卷首有乾隆元年闲斋老人序,行款同为半页九行、每行十八字,连卷首闲斋老人序的字迹、 行款也一模一样,仅仅是内封上的版记将“卧闲草堂”挖去,换上注礼阁或艺古堂名称和刊行年份。这其实就是淮安清江浦两家书商先后购得销路不错的卧闲草堂本《儒林外史》,然后覆刻以谋利,这也是明清民营书坊出版图书的常用做法。
金兆燕后人金和(1819—1885)撰写的《〈儒林外史〉跋》中称:“自后扬州书肆,刻本非一。”可以想见《儒林外史》在十九世纪苏皖地区的流行。其中,清江浦书坊翻刻《儒林外史》,也为这部文学名著流传后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目前,清江浦注礼阁本和艺古堂本在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还有收藏。
《儒林外史》书中的淮安故事
《儒林外史》取材当年儒林圈时人时事,所以虽情节描摹夸张而人物多有生活原型。若金和《〈儒林外史〉跋》云:“全书载笔,言皆有物,绝无凿空而谈者,若以雍、乾间诸家文集细绎而参稽之,往往十得八九。”如书中杜少卿便认为有吴敬梓的影子,杜慎卿即吴敬梓从堂兄吴檠,庄征君对应程廷祚,迟衡山对应樊明征,虞育德对应吴蒙泉,马二先生对应冯粹中,牛布衣对应朱草衣,匡超人对应汪思迴,蘧公孙对应李本宣等,研究者都无大的异议。其他书中人物如庄濯江,可能原型非一,所以有说即淮安程晋芳的,也有研究为同样为徽商后人的扬州程梦星的。不过,《儒林外史》中南京庄家对应淮扬盐商成家,这是确凿无疑的。
《儒林外史》中讲述了一个“奇女子”——沈琼枝的故事,这个故事有现实人物原型,而且跟淮安也有关联。吴敬梓移家金陵后,跟当时金陵文坛圈子很多人打得火热,却同活跃在江南文坛的另一位文学家袁枚关系冷淡。虽然没有交往,吴敬梓还是从他朋友那里听来的一则关于袁枚的故事,写进了《儒林外史》中。
乾隆十至十三年(1745—1748),袁枚任江宁县(管辖今南京市城区秦淮河以南部分)知县任上,遇到了一个案件。松江府(今上海市)女子张宛玉嫁给了程姓的淮北盐商,跟丈夫关系不好,私自脱逃至江宁地界,寓居尼姑庵中。淮安府山阳知县接到程家的控告,就发了逮捕令给袁枚要求江宁方面协助把张宛玉抓回去。袁枚升堂询问了张宛玉,这位才女吟了一首诗“五湖深处素馨花,误入淮西估客家。得遇江州白司马,敢将幽怨诉琵琶?”袁枚是爱才之人,又怀疑张宛玉是提前准备了这首诗博取他同情的,当即以庭前枯树为题命她当堂作诗。张宛玉假笔立吟:“独立空庭久,朝朝向太阳。何人能手植,移作后庭芳?”最后,袁枚还是张宛玉送回了山阳县,没多久,山阳知县亲自来拜访,袁枚询问张宛玉案结局,冯知县说,张宛玉在山阳县大堂也以诗明志,云:“泣请神明宰,容奴返故乡。他时化蜀鸟,衔结到君旁。”冯知县也就顺水推舟,判决她跟程姓盐商离婚,放归松江老家。袁枚说这位山阳知县姓冯,四川人。查光绪《淮安府志》,乾隆十年左右山阳县并无冯姓知县,倒是乾隆十三年(1748)山阳知县徐学圣为四川人,袁枚误记为冯姓。
这则趣事可见于袁枚《随园诗话》,在《儒林外史》中改编为常州才女沈琼枝的故事,塑造出这一光彩夺目的奇女子形象。另外,《儒林外史》还创作了安在淮安人身上的其他故事。《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中写到了一位盱眙县人诸葛佑,字天申,主动跟流落南京的读书人季恬逸、萧金铉联系,说自己“有二三百银子”,希望找人编一本书,给自己挂个名。这位诸葛天申,一脑门子想附庸风雅,削尖脑袋往文人圈子钻,其实却是个俗人:“诸葛天申是乡里人,认不的香肠,说道:‘这是什么东西?好象猪鸟。’萧金铉道:‘你只吃罢了,不要问他。’诸葛天申吃着,说道:‘这就是腊肉!’萧金铉道:‘你又来了!腊肉有个皮长在一转的?这是猪肚内的小肠!’诸葛天申又不认的海蛰,说道:‘这迸脆的是甚么东西?倒好吃!再买些迸脆的来吃吃!’”二三百银子是《儒林外史》中周进教书二十多年的薪水,如此有钱,却不认识香肠、海蜇,说明他的钱是平时牙缝里省出来的,不是真有钱,如此一笔巨款,用来买一个虚名,可见汲汲于功名的思想,何其严重。
另外,《儒林外史》中还有一些故事情节与淮安相关,也反映了一些历史情形。如第二十回写冯琢庵、匡超人“换了淮安船到王家营起旱,进京去了。”这与历史上一段时期大运河北上到清江浦舍舟登陆,然后在王家营坐马车北上的“南船北马”交通史相吻合。《儒林外史》对两淮盐商也有一些描写,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清代中期淮扬地区的社会众生相。
罗志
本文原发方志江苏,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