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对话|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长:被看见的阿勒泰还要不断努力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6:40:27

 

“我好像潮湿的对话的阿断努腐木,晒到了阳光。阿勒好明媚、泰地体广好治愈,区文看着好想流泪。旅局勒泰力”这是长被一条来自中国香港的网友,在看完8集迷你剧《我的对话的阿断努阿勒泰》后写下的评论。

这条评论击中了很多网友,阿勒也获得了很多点赞。泰地体广不过网友们不仅感动于这部电视剧传递的区文阳光、自由和快乐的旅局勒泰力氛围,也为巴太父亲不得不上交猎枪,长被放弃他喜爱的对话的阿断努养鹰、打猎生活而流泪。阿勒时代发展和草原生活的泰地体广冲突,种种矛盾、纠葛,以及对“何为有用”的反思,都成为《我的阿勒泰》吸引年轻人的原因。

《我的阿勒泰》中的生活,也成为了当下很多年轻人向往的生活。

哈巴河县白桦林景区一角。《我的阿勒泰》剧中李文秀过桥的地方。本文图片均由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提供

阿勒泰地区在新疆最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接壤,下辖6县1市均为边境县(市),约有66万余人。

日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话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德丽达·那比,讲述了她眼中的阿勒泰和《我的阿勒泰》。

德丽达·那比出生于1980年,是土生土长的新疆阿勒泰人(哈萨克族)。和我们印象中能歌善舞的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不同,德丽达·那比性格更为内敛,她称自己是“i”人,起初对短视频很抗拒,但她愿意为了家乡做更多努力和付出。而这一次,因李娟写作而受到启发的德丽达·那比,也想到要鼓励更多当地人写作。

她还提到,成为年轻人向往之地的阿勒泰,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被看到的地方。不论是基础的交通建设、电力保障,还是阿勒泰旅游的服务质量,都需要更多提升。

以下为对话全文。

去年阿勒泰地区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80%

澎湃新闻:这几年阿勒泰的旅游产业成绩如何?《我的阿勒泰》播出后,能感受到当地旅游方面有什么变化吗?

德丽达·那比:2023年,阿勒泰地区旅游人次达到3150.51万,同比增长74.84%;旅游收入达到274.53亿元,同比增长80.67%。

今年目前的订房量有了很大变化。比如携程数据显示,自5月7日《我的阿勒泰》开播至今,阿勒泰搜索热度环比增长1倍,阿勒泰地区度假产品旅游预订量环比增长超370%。

其实,《我的阿勒泰》播放预告片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阿勒泰的旅游热度有增长了。不断有人在我短视频账号的私信里询问,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旅行线路。电视剧开播后,附近的居民也会专门去打卡电视剧中的小卖部、巴太树等地方。

此前到阿勒泰地区旅游的游客多集中在喀纳斯景区禾木村、可可托海等地,但电视剧播出之后,主要拍摄地哈巴河县、富蕴县的旅游数据增长更多。

其实阿勒泰一直很火,有“新疆会客厅”之称,《我的阿勒泰》播出后又给我们添了“一把火”。之前都以为散文拍成电视剧比较难,可能会拍成那种比较冗长、空洞一点的文艺片,结果没想到滕丛丛导演特别接地气,当地的人文、风俗,包括风景都拍得特别好。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阿勒泰旅游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德丽达·那比:我们的滑雪场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每年10月就可以开板,5月封板。去年甚至滑到了6月3日,全国各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有这么长的雪期。而且我们的雪质是最好的,粉雪,含水量低,比较蓬松。

几个滑雪场都在山窝、或者山边,体验感很好。吉克普林目前是亚洲落差最大的滑雪场,而将军山滑雪场是城市里的滑雪场,这也是优势。

目前对于阿勒泰文旅产业发展来说,交通还有很大制约。我们也在努力开通直航,比如阿勒泰地区有3座机场,分别是喀纳斯机场、雪都机场和可可托海机场。现在已有北京、西安、成都、广州等地直飞阿勒泰的航班,未来我们还是要努力在国内一些重点城市开通直航。比如广东、福建是我们的第一大客户群,川渝游客排第二位,第三位是江浙沪游客。接下来,我们会加大和航空公司的对接合作。

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今年新疆提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我们将补充移动式厕所,优化区间车线路,让游客少换乘;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住宿质量、品牌影响力……做很多这种基础性的服务工作。

今年我们还会在景区加大张贴投诉电话,网友哪怕半夜给我打电话都行,只要能把问题解决好。

哈巴河县额河古树林。这处出现在《我的阿勒泰》剧中的古树林是一片天然树林,目前尚未打造成旅游景点。

《我的阿勒泰》也让阿勒泰人重新认识了家乡

澎湃新闻: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散文里描述的阿勒泰,以及您眼中的阿勒泰分别有什么不同?

德丽达·那比: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我看了好几遍,在很多年前就看过,我们本地人都很喜欢她的作品。

我是在布尔津县城长大的,年龄小一点的时候去过几次夏牧场,也是朦朦胧胧的记忆,我觉得我对夏牧场的认知没有李娟深刻。这部电视剧播出后,我们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让阿勒泰本地人又重新认识了一遍阿勒泰,我个人是有这种感觉的。

也可能我生活的环境和李娟描述的还有些不太一样,而通过镜头去重新审视阿勒泰的时候,给我们的感觉又不太一样。人常说“熟处无风景”,草原上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状态比较松弛、比较随意,看起来似乎是没有规则的,其实还是有很多“条条框框”的。

《我的阿勒泰》剧里很多地方非常真实。比如我们哈萨克族有个习俗,无论这个人生前欠了多少钱,在周年祭之前都必须全部归还,我从小到大听到的也是这个规矩。自己还不完,家人一定要替他还完。

另外,电视剧中男主角巴太的性格,也特别符合当地哈萨克族青年的性格。就是上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那个时候,年轻人很想出去,老人又希望他们能留下来。父亲和儿子的抗争等等,这些情节都反映得特别真实。

张凤侠的人生态度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有网友说张凤侠在剧里恋爱谈的莫名其妙,不应该有。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这才是张凤侠,该爱的时候就爱了,不爱该抽身就抽身。

人恋爱的时候就是盲目的、不理智的。理智就不叫爱了,张凤侠的那段描写表现还是挺好的。

还有张凤侠说,“你看看这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们就这样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这些话给了我很多启示。

《我的阿勒泰》很松弛、很好、很治愈。阿勒泰的冬天很冷很冷,有时还会封山。可能在这种自然环境下长大的人,有一种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我的阿勒泰》也有这样的体现,“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越是环境艰苦,越要好好生活。

看这部片子我更能共情,我觉得这就是“我的阿勒泰”的那种感受,很多地方我都看哭了。

《我的阿勒泰》剧中的张凤侠开的小卖部,现在也成为当地的旅游打卡地。

如果写了文章获了奖,我们送他一匹马

澎湃新闻:阿勒泰出了一位李娟这样的作家,在您看来是偶然还是必然?

德丽达·那比:不敢说是必然,因为李娟太有天赋了。这肯定和李娟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写作有很大关系。李娟能写出这样的阿勒泰,就是因为她在认真生活。

不过阿勒泰人也喜欢写诗,尤其是当地作家写的诗、散文,还有阿肯即兴弹唱,每句话都很押韵。可能越寒冷的地方,人越容易思考,李娟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她是天才。

我觉得李娟这个事情给我的触动特别大,我们有这个土壤、有这个环境。我们会多搞一些征文比赛,激励孩子们从小愿意去写作;还可以多举办一些书友会,让大家知道怎么去写作,很多人有这种灵感,但没有受过系统训练,那么我们可能需要提供机会,给予他们专业性的辅导。

另外,阿勒泰当地图书馆的书,类型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我比较喜欢的茨威格等作家的书都有,哲学、社会科学等等都有。

阿勒泰有几个书屋,比如有一家书屋叫“阿勒泰的角落”,就是因为李娟的那本书《阿勒泰的角落》开起的一个书屋。已经开了十来年了,一直都很受欢迎。喀纳斯景区里也有一家河边书屋,大家路过都会看一看、翻一翻。

阿勒泰人特别爱运动,对于获奖的运动员都特别崇敬。前段时间有一位本地运动员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获得了奖牌。回到家乡后,大家唱歌跳舞迎接他,当地乡亲还送了匹马给他,让他到学校讲述训练和获奖过程。我希望这种氛围能延续到文学上,让大家觉得,写文章是件非常棒的事情。如果写了文章获了奖,也是值得我们送他一匹马的。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贺娇龙火了以后,新疆很多地方的文旅局长都开设了自媒体账号,这项工作带来的压力大吗?

德丽达·那比:其实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从事宣传工作可能和我的工作经历有关。

我大部分的视频内容都是诉说类的,文案全是自己写,用手机拍。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受欢迎,观众缘这个东西很奇妙。有的人就很有观众缘,而我,就属于没有观众缘的那个类型,就没办法。

可是我对阿勒泰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做到现在,我的短视频平台账号粉丝也不多,3000多个,但我觉得挺好的,至少是一个窗口,是一个发声的平台,也是宣传、展示阿勒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