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8天4例!爱心市民上演“生命传递”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0:28:29

 

微光可成炬,生命传递星火可燎原。天例记者了解到,爱心从9月4日至9月11日,市民上演短短8天时间,生命传递南京市共有4位爱心人士捐献造血干细胞,天例点燃了患者重新拥抱世界的爱心希望,用实际行动上演了“生命传递”。市民上演

意义非凡的生命传递捐献

李先生是一名软件工程师,2008年5月,天例他去献血车上献血时主动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爱心16年后迎来匹配成功的市民上演消息,他惊讶之余,生命传递就一个念头:“配型成功率这么低,天例能配上,爱心必须捐”。

9月4日,李先生在中大医院顺利完成了意义非凡的捐献——28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珍贵的“生命种子”将为一位正在与血液疾病抗争的女性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这一善举使他成为江苏省第1451位、南京市第201位、建邺区第12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捐献结束后,李先生向这位素未谋面的受捐者表达了最真挚的祝福:“请你一定要坚强起来,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你的背后,有许多人正默默地为你加油打气。我真诚地希望你能早日康复,重新回到健康快乐的生活中来。加油!”

图片

“生命承诺”有了回音

来自某公司的郑经理,从2018年开始坚持无偿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13次,献血量达5200毫升。他在第一次献血时就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时刻准备捐献“生命种子”。时隔6年,他终于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当得知匹配成功的患者是一个只比他儿子大一岁的小朋友时,便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如同这世间万千大众中的一员,但作为一位父亲,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希望我的微小举动,能帮助小朋友走出黑暗,迎接每一个灿烂的黎明,相信明天会更好。”

9月10日,郑经理实现了自己的承诺,成功捐献了21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江苏省第1456位、南京市第202位、雨花台区第1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图片

共续生命新希望

9月11日,在中大医院上演了一幕特别的温情场景——29岁的李先生与22岁的刘同学,两位素昧平生的普通人,却因共同的善意走到了一起,他们将在这一天携手捐献造血干细胞,用实际行动传递人间最真挚的关怀与爱意。

图片

作为一名制作义齿的技师,李先生一直怀揣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2023年1月,他在参与无偿献血的过程中,便毅然决定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众多潜在生命救援者中的一员。

今年7月,李先生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面对这个难得的缘分,他没有丝毫犹豫:“入库仅一年半的时间,就能与患者配型成功,这是非常不易的事情。能够有机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感到非常幸运!”李先生的话语中充满了激动与惊喜。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准备工作之后,李先生成功捐献了3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江苏省第1457位、南京市第203位、六合区第1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一善举不仅体现了他高尚的个人品质,更彰显了他的社会责任感。

同一天,另一位捐献者刘同学也成功捐献了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江苏省第1458位、南京市第204位、玄武区第2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同学是南京某高校的大三学生,他在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命,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坚定地选择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在得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愿意捐献”。“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尽一己之力挽救他人生命,非常值得。”这位善良腼腆的大男孩坚定地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那么终有一天,这份汇聚的善意必将回流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

8天4位捐献者上演“生命传递”,正是对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有力传承和弘扬。我们不仅要感谢捐献者们的无私奉献,也要感谢他们的家人及所在学校、单位的支持与鼓励,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的共同努力,才使得那些处在绝望边缘的生命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通讯员 罗玉丽 翟华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