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白先勇——青年学者汇聚南大,纵论白先勇与世界华文文学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6:22:52
7月13日下午,“白先勇与中西文化”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说不世界来自全国各地多个高校的尽的聚南青年学者就白先勇文学作品中的多义性与世界性展开深度交流。“虽然目前学界有关白先勇的白先研究成果丰硕,但从中西文化的勇青角度对白先勇及其作品展开深入探讨仍大有空间。”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俊表示。年学
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俊主持“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博士文库”新书发布会暨“白先勇与中西文化”青年学者论坛开幕式。
足迹遍及几大世界华文文学区
很难用一种身份来框定白先勇:名将之后、论白作家、先勇评论家,华文同时也是文学戏剧家。这些年,出版家族史,说不世界再版小说散文,尽的聚南为昆曲频频“抛头露面”,白先在南大设立文化基金,每一个动作都引起不小的讨论度,他也曾多次到访南京,影响所及,早已“出圈”文艺界。
白先勇在桂林出生,一生足迹所及,北京、上海、南京、香港、台北,后来大部分时间居住在美国。动荡不安的生活造成了他内心的漂泊感,让他二十几岁就开始写《台北人》,“满纸沧桑”。
多年漂泊转徙的生命历程,为白先勇的文学世界提供了多重地域空间。《芝加哥之死》《安乐乡一日》,关注的是海外华人;整部《台北人》聚焦在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及其家属们;《香港——一九六〇》的主角是香港这一个小岛……世界华文文学几大主要区域,都在他的文字里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
千禧年之后,白先勇一边追寻父亲的足迹,著作“父亲三部曲”,一边做起了文化推广工作。
2003年,白先勇邀请张继青、汪世瑜两位昆剧大师,与苏州昆剧院合作,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在两岸三地乃至欧洲、北美、东南亚,都造成了“中国文化冲击波”。这20年来,在他的推动下,昆曲日益大众化、国际化。2024年3月始,“牡丹花开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暨500场展演系列活动”在两岸相继举行。
在2015年6月,“白先勇文化基金”于南京大学设立。2020年,为了鼓励更多博士生投身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博士文库”计划启动,资助出版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博士论文。
7月13日,“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博士文库”新书发布会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宣告“博士文库”计划已出版五本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著作,另有四本也即将出版。这是白先勇先生在南京大学设立文化基金以来,在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结出的又一文化成果。
天津人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博士文库”执行编委王琤与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俊在“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博士文库”新书发布会上。
白先勇与海外华文文学
继“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博士文库”新书发布会后,是持续两天的“白先勇与中西文化”青年学者论坛。13日晚间,作为论坛的延展活动,一场青年学者圆桌会议吸引了十余位学者的参与,讨论的题目为“从白先勇到世界华文文学”。
早在上午的新书发布会上,一众青年学者就展示出了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视野。《空间书写与精神依归——抗战时期旅陆台籍作家研究(1931-1945)》的作者王璇聚焦在旅陆台籍作家;《杨逵及其文学研究》的作者蔡榕滨则将著名爱国作家杨逵作为研究对象;尹姝红研究郭松棻多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理解了郭松棻的心路历程。而在晚间举行的青年圆桌会议上,张爱玲、张我军、陈映真、黄春明、骆以军、王文兴等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也频频被提及。借由作家比较的视域,文学的独特性与多元价值得到阐发;在青年学者对自身研究的追迹,更看到“人”与“文”的相知相遇。从白先勇延伸至世界华文文学,真正表明白先勇对世界华文格局的促发意义。
近几年,西西、董启章等香港作家越来越为人所熟识;黄锦树、黎紫书等作家的崛起,也让马来西亚地区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又一重镇;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让林海音、周梦蝶、余光中、郑愁予、王文兴和杨牧等六位著名台湾作家的知名度更加响亮。他们都是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拼图。
在刘俊看来,各个地区的世界华文文学有各个地区的特色。在早些时候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他就曾做出总结:“由于华人人数、移居历史以及华文文学生成过程和存在方式的差异性,使东南亚华文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外国变体’,以‘移植—本土化—落地生根—代有延续’为特征,而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区域的华文文学,则以一代代移民的代序层递为特征,处在‘移植’的状态并常常以跨域异地的方式进行文学生产(作品绝大多数是在其他地方发表出版)。东南亚华文文学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影响较深,而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区域的华文文学则以重在表现‘文化冲突’和作家、作品具有高度‘流动性’为主要特征。”
那么,在强手如林的现代中文小说作家里,白先勇是什么样的存在?“白先勇身上,浓缩着‘世界华文文学’的身影。研究世界华文文学,要看白先勇。”刘俊说。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千禧年举办的《亚洲周刊》百部世纪小说评选中,白先勇的《台北人》位列第七,在健在的作家中,排名第一。能与他争锋的,也就只有鲁迅、张爱玲等五六位。而其作品具有的普遍多义性,使得不同时代的学者都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探索,故让白先勇及其作品成为长久不衰的文学话题。
在四场论坛中,浙江师范大学讲师俞巧珍、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倪子惠、枣庄学院讲师刘钰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白先勇对海外中国人生活与精神状态的书写;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石琦、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赵智行则从眷村、新公馆、西门町等地域关注到白先勇的空间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伊湄注意到白先勇的“父亲三部曲”写作;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王萌婉将讨论焦点集中在白先勇文学现代性中的古典面向……
“‘白先勇研究’看上去是作家研究,其实却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节点。”在13日晚间的青年圆桌会议上,刘俊总结陈词,“对白先勇的研究,除了可以实现对白先勇的‘本体研究’,还可以延伸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甚至还能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通过研究一个作家而能涵容整个世界华文文学,这样的华文作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
“白先勇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开拓
在刘俊看来,至今的白先勇研究对白先勇文学价值的认识还远远不足。“白先勇研究的领域还很广阔,可以开拓的世界还很大”,比如白先勇与古典文化的关系,“道家的、佛教的,还有穆斯林的,然后唐诗宋词、古典小说,如果没有这些背景知识,你怎么研究他”?
刘俊的一位博士生周彦妤正要做白先勇与外国文学的研究。刘俊认为“白先勇的视野太宽广了,欧美的、俄罗斯的、东方的、日本的,如果不把这些脉络搞清楚,讲来讲去,你只能讲人家讲过的东西”。穿行于中西文化的白先勇,对研究者视野的丰富性与开阔性都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刘俊希望青年学者能够打开眼界,期待他们对白先勇的研究有结构性的创新。他也希望通过新锐学者的研究,能够通过一种新的角度、新的研究途径,展现出另外一个白先勇。
刘俊很早就认识白先勇,他的博士论文就以白先勇为选题。他认为,作为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白先勇的小说具有沉重的历史感、深刻的人性观和独特的美学风格。
有一件事,让刘俊记到如今。在研究中,他就一些个人想法征询白先勇的意见,白先勇告诉他,“这是你的论文不是我的,你写这篇论文,应该持‘百无禁忌’的态度,你批评我,我不会在意,即便我不同意,我也会尊重你的看法”。他这种大气的格局和为人的气派,给刘俊留下了深刻印象。
白先勇的文化情怀更是博大宽广。从二十年来白先勇始终不懈地推广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坚守和执着中,刘俊看到了白先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他积极宣扬中华文化的良苦用心。这样的情怀,始于文学,而弥漫在中华文化的血脉。
在此次新书发布会上,由“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资助出版的五本书中,只有一本是研究白先勇本人的。在刘俊看来,“这种心胸是非常广阔的”,同时还指出,基金会秉持着白先勇的自由精神,扶植的研究并不仅限于白先勇,更在于广大的世界华文文学。刘俊称,这种超脱、赤诚的人生境界正是白先勇在今天仍能够成为我们经典话题的一大基础。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