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眼纪实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4:29:06
词解
医学上,NET是扬眼纪实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缩写。
作为医学名词,扬眼纪实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扬眼纪实“年龄”不大,2010年,扬眼纪实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机构才将其正式注册登记。扬眼纪实
作为人类生命的扬眼纪实杀手,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扬眼纪实早就隐身在大千世界的“老妖”。中国人死亡率第二的扬眼纪实肠癌、第三的扬眼纪实胃癌,还有令人“谈胰色变”的扬眼纪实胰腺癌,等等、扬眼纪实等等,扬眼纪实其实,扬眼纪实在源头上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于同一序列。扬眼纪实只是公元2000年前,人们没有厘清它们的关联,中国更是晚于欧美10年以上。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欧美命名的,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肿瘤,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973年发病率仅为1.9/10万人。但是,不断进步的当代医学研究提醒人们,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发病率快速上升的肿瘤。还是以美国为例,2012年的统计就上升至6.98/10万人,即使数据提升了,但从今天的病理分析来看,仍然与精准存在很大差距。
这种肿瘤有时表现得非常“狡猾”,苹果之父乔布斯病逝时,全球几乎所有的媒体报道说,乔布斯是因为罹患了“胰腺癌”,事实上,一段时间之后的病理分析结论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这是一次应该让人类永远铭记的“误诊”。
其实,神经内分泌肿瘤全身分布,以消化系统为主,其次好发于呼吸系统,还有少部分见于神经系统、多种腺体,如生殖腺等,范围广泛,可以说,凡是在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存在地方发生的肿瘤,都应该称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只是,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比例较高,约占2/3。
中国的现状如何?现有资料表明,2015年之前,中国医学界对此还“羞羞答答”,几乎未见记载。一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三甲医院在无法对特定器官或部位癌症做出准确定性时,病历上以“类癌”一词作为最后的诊断。“类癌”,类似于哪种癌呢?说不准、不知道,含含糊糊,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敬而远之”,绕道逃逸。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主任汤琪云教授,2018年领衔成立了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这是华东地区该专业的第一家诊疗中心,因其专业、前沿、创新,又迅速以令人信服的成绩,领先国内同行,走向国际论坛,书写了一份引起欧美同专业高度关注的“中国方案”——
寻找
汤琪云1966年出生,1988年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回到家乡盐城后,被分配到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科。在传染病科工作7年,汤琪云有点“不安分”了,她发现,随着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优化,随着人民群众卫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肝炎、肺结核等传统的传染病渐趋减少,传染病门诊和住院病人大幅度下降,这个专业虽不会消亡,但被逐步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刀在石上磨,钢在火中炼”,从进医学院第一天起,汤琪云就立志要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如今,“战场”在萎缩,她怎能百炼成钢呢?汤琪云又一次开始了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寻找。
1995年秋,汤琪云重返母校攻读硕士学位,方向是消化专业。为什么选择消化专业?汤琪云说,7年医生岗位的工作实践和业余阅读,她发现在人体器官中,胃和肠道是“劳动模范”。别的不说,一日三餐,食品的吸纳消化,营养的转化储存,废物的排出代谢,人体消化系统的三步连轴运行,几乎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甚至可以说从生到死,永不停歇,哪怕是生病期间,系统也要“带病”运行。同理,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及对疾病的研究,也就与它的运行一样,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了。
哪知道,选择了消化专业读硕,对汤琪云来说,既拓宽了专业视野,又如同穿上了安徒生童话《红舞鞋》中卡伦的魔力舞鞋,在对胃肠胰等消化器官疾病的探索方面,她“舞着舞着”停不下来了。
2003年,38岁的汤琪云再度启航,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主任王学浩教授门下,攻读普外科博士研究生,兼修消化外科和消化内科。在这个岗位上,汤琪云“左撇子”的先天优势得到了充分张扬,她的内镜手术得心应手,如有神助,屡屡完成一些似乎无法完成的杰作。
王学浩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第一代肝移植专家。肝移植,本身就是中西合作,中国向西方医学学习借鉴的结果,王学浩教授就是从国外访学归来,开创性地探索我国肝移植手术的。因此,投身王老师门下,等于走上了与国际医学接轨的快捷平台。
2014年,已是博士生导师的汤琪云,应邀到英国皇家自由医院伦敦大学医学院胃肠中心做访问学者。在这里,她认识了该医院的著名教授Martyn Caplin,教授不仅医术精湛,而且著述颇丰,他给汤琪云的见面礼就是由他主编、刚刚出版的《胃肠胰和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手册》,书中的执笔者皆为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内各个专业的欧美著名专家,这也是这个领域问世的第一本英文专著。
这本专著让汤琪云大开眼界,原来许多模模糊糊的概念和知识,一下子清晰了起来。
她知道了国际医学界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界定始于2010年。
她知道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准确而又宽泛的定义。
她知道了我国胃癌、肠癌等高发、多发性肿瘤,与神经内分泌肿瘤之间,是一种局部与整体,“小肿瘤”与大学问的复杂关系。
她知道了西方国家为什么把内镜检查(胃肠镜检查)列为体检的必查项目。
一本500页的大书,早也读、晚也翻,书皮磨损了,书页翻卷了,汤琪云人在伦敦,心却飞回了祖国、飞回了南京。肠癌、胃癌为什么在中国是第二、第三致命杀手?癌症排列,为什么人们谈“胰”色变?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从神经内分泌的源头上来认识相关器官的病变,中文语词“类癌”在病历上的频频出现,反映的不仅是医生诊断的不够自信,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的落后,或者是由此造成的误诊。现在,既然欧美已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有了标准式的界定,我们应该尽快接受和享用人类共有的科研成果,开创中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事业。
她想起了一个常用的医学名词——
移植
汤琪云的“移植”,是从翻译英文版的《胃肠胰和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手册》开始的。回国之后,她组织相关人员,分章节赶译这本世界医学前沿的最新成果,她自己负责翻译关键部分和全书统筹。2018年,中文版《胃肠胰和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手册》由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界定、发展历史、流行病学、分类、临床特征、诊断路径以及治疗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国际医学界的最新观点,不仅填补了我国医学界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大大缩短了我国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的距离。
特别令人感佩的是,Martyn Caplin教授知道汤琪云领衔翻译该书时,又本着严谨治学和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态度,动员他的欧美写作团队,补写了两章该领域最新的医疗和研究成果,这样,中文版的《胃肠胰和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手册》,事实上成为了当时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权威大全,以此为媒介,汤琪云团队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与研究,也与欧美同行建立了直通车联系渠道。
英国皇家医院Martyn Caplin教授,和汤琪云在《胃肠胰和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手册》中文版首发式上
2018年,江苏省人民医院成立了华东地区第一家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汤琪云领衔。紧接着,首届全国神经内分泌肿瘤高峰论坛(南京)暨金陵国际神经内分泌肿瘤论坛在南京召开,南京医科大学神经内分泌科肿瘤研究所成立,汤琪云任学术带头人、研究所所长。时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王学浩教授;时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教授;时任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教授等医学界的大伽,都前来助力打call。
在诊治中心开张运行的过程中,汤琪云身体力行,把内镜变为另一把手术刀,创造性地完成了多起本来必须要动“大刀”的大手术。58岁的戴先生确诊“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灶就在肛门口,看了几个医院都认为必须做直肠癌根治术。病人无法接受术后终身悬挂“粪袋”的现实,最终慕名找到汤琪云,经腹部CT和超声内镜检查,瘤体不仅巨大,而且靠近血管,内镜手术的难度和危险系数极高。汤琪云经过充分评估后决定施行内镜手术,以“超级微创”的技术尽量解除病人的苦痛。在团队的配合下,她细心、耐心、精心操作,“保肛”手术获得圆满成功,保护了患者消化道的完整性,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受任何影响。
“移植”也有碰到尴尬的时候。访学期间,看到英国同行们上班西装革履,与病人交流时温文尔雅,诊治结束还礼送病人至诊室门口,汤琪云好生羡慕,心想,回国后可以效仿。访学归来,汤琪云当真试了几天,发现“水土不服”。在英国皇家自由医院,半天的门诊量是个位数,基本不会突破10位。而国内的专家号半天都在30人以上,有时甚至达到50人次,门诊尚未结束,已严重腰酸背痛了,哪里还有丁点气力去礼送病人。
“水土不服”的事还有不少,譬如,欧美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我们对胃癌、肠癌、胰腺癌等疾病的诊断不一样,我们崇尚的是专科诊断,专家的级别越高越权威。而欧美医学界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除涉及该器官的肿瘤专科外,还要有外科、消化、内分泌、病理、放射、核医学等各个学科专业医生的参与和签字确认。这种诊断程序的不同,实际也反映了中西方医疗体系价值观认定的差异。
在欧美,全科医生的资格认证是通往各个专科岗位的第一级台阶,而在国内,现实情况是,全科医生常常是社区医生、农村“赤脚医生”的代名词,专家和全科医生的地位,高低悬殊。“千军万马”轻视全科历练,挤往“专家”的独木桥。这导致了我们现在医生队伍基础建设的薄弱和缺陷,也给我们学习西方、接轨国外进步的医疗体系,带来直接的障碍和阻力。
也许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看到了汤琪云一系列“移植”的进步意义,也许是一种医疗机制的改革尝试,2016年至2020年,省人医让汤琪云担任全科医学科主任,汤琪云乐得有了一块名正言顺的试验田,尝试启动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心、研究所、专病门诊、多学科讨论联合门诊和专病病房的建设。这段经历,为她后来打通科室间隔,相互合作攻坚埋下了伏笔,也积累了经验。汤琪云负重前行,努力“克隆”,但是,欧美医院的诊疗机制和流程,与我们所处的外部大环境,终究相隔一层,难以交融。试想,处于同一平台的外科、内科、病理、医学影像、核医学等科室,会跟随同级科室的指挥棒转吗?尤其是各个岗位的专家们,汤琪云一次两次友情邀请是可以的,长期以往就不适合“国情”了。
中国特色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之路在哪里呢——
嫁接
其实,江苏省人民医院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成立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主办首届全国神经内分泌肿瘤高峰论坛暨金陵国际神经内分泌肿瘤论坛,就是对汤琪云在这一领域探索开拓的肯定、鼓励和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条金定律,“摸着石头过河”,海外学习归来的汤琪云,得海内外专业领域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既然“移植”不畅,那就接点“地气”,尝试着嫁接如何?
汤琪云和她的NET诊治团队
几番华丽转身,汤琪云已经是业界的资深教授、著名博导了,她的门下弟子成群,她领衔的队伍日渐壮大。她从她身边的人开始,宣讲她的理论。她说,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当于一个“小全科疾病”,如果从消化、内分泌、普外、影像等各个专科去看该病,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况。打个比方,神经内分泌系统好比一座大房子,胃肠胰等器官上的肿瘤细胞是房子内狡猾的鼠、猫、狗,你明明看到猫是蹲在桌子上的,你走近时,它钻到椅子下面去了,一会又窜到床肚子里去了。如果这时你还是对着桌子上的目标“射击”,不仅误伤“良民”,跑了“真凶”,受到惊吓的“真凶”还会变本加厉,穷凶作恶,对身体造成加速度的伤害。
汤琪云的学生薛冰艳博士说,汤老师的师生微信群有40多人,非常活跃,且交流的大多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内容,学术气氛浓厚。从2018年算起,6年苦心经营,6年队伍建设,汤琪云带领的省人医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已经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多学科诊疗”团队。
当然,汤琪云这里所讲的“多学科诊疗(MDT)”的概念,已经不仅是执业理念上的一种岗位与职称了,而是相对于微观意义上的宏观视野。汤琪云举例说,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病情发展是从拉肚子开始的,按照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法则,先治胃,再治肠,等到发现胰腺也有问题时,晚了,倾尽全球新药好药,乔布斯的生命也只延续了5年。一位同样病症的金坛市民李祥(化名),是在初步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之后找到汤琪云就医的,汤琪云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学科诊疗理念指导下,施以按部就班的综合治疗,11年后才安详去世。假如乔布斯在腹泻严重的时候,医生或者他自己,能从多学科诊疗理念考虑一下是否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的侵扰,他最后的一段路程何止5年、他为人类还将会留下多少不可预知的贡献?
所以,汤琪云认为,胃癌、肠癌处于我国因病致死的前列,发现得晚是重要原因之一。如同人的消化系统接受、消化、排泄的任务非常繁重一样,人的消化系统的耐力与韧性也是非常非常强的。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庞大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譬如胃、肠等)又往往反应迟钝,小痛小病容易忽略不计,等到积劳成疾时,又由于认识不足,“张冠李戴”造成误诊。如此折腾,不在排行榜前列,岂非怪事?
仿佛是为了印证汤琪云的这一论述,我们的访谈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汤琪云的助手田野插话,“浙江的那位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来电话了,要求复诊。”汤琪云一边要助手安排床位,一边向我们介绍,说这也是一个典型病案。小姑娘14岁时就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症状了,东诊西治,就是诊断不到点子上。来到汤琪云面前时,已经24岁了,脸上一会儿白一会儿红,她说好几家医院都认为是过敏反应,汤琪云说不是这么简单,小肠镜检查,确认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灶在小肠部位,而小姑娘脸上“一会儿白一会儿红”也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特有的“潮红”现象。汤琪云随即对其开始了对症治疗。这个病例一是说明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成过程的漫长,二是“现身说法”,证明了消化内镜检查的重要。
所以,汤琪云的候诊患者名单总是一长串、一长串的。她的日程安排总是满到无法加塞的程度。她说,她是属马的,崇尚只争朝夕,马不停蹄。她说话讲课,语速极快,一分钟能迸出六七百个汉字字符。安排手术的日子里,她一个上午要做8台内镜手术。手术完毕,哪怕到了下午1:30,她也要先看望术后病人,然后才去吃饭。她说,这是习惯,我看到病人才放心,病人看到我才安心。
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成立以后,在苏州、淮安、南通、徐州又先后建立了临床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网络,汤琪云“校长兼校工,上课带打钟”,在手术台和讲坛间频繁切换。医院相关数据显示,汤琪云一年的工作量是1500例内镜手术、接诊3000名左右的门诊病人、管床500例流水病人,30年来她的内镜手术已经超过了10万例,被业界誉为“神镜天使”。她的助手介绍,为了争取有效时间,每到目的地下高速的时候,她就要求当地医院开始手术前的各项准备。有记者描写她对医学禁区敢摸“天花板”,对工作对事业脚踩“风火轮”,完全一副快马加鞭的男子汉性格。其实,汤琪云也有非常“女人”的一面,她瘦削高挑,在病人面前始终面带微笑。她热爱生活,还有点“小布尔乔雅”。她的车上备着小毛毯、U型枕,还有粉色的外套、粉色的拖鞋。虽然50多岁,她很爱粉色,特别是那双有洞洞的粉色拖鞋,透气、弹性好,她非常喜欢穿着它长时间站立手术。汤琪云像兔子样爱美,还像羊妈般爱羔。谈起人生奋斗中的难忘镜头,她说,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女儿上幼儿园,周末返校,她拖着行李箱上客车了,女儿裤裆里挂着尿不湿跟着车跑,边跑边喊“妈妈不要走!”汤琪云闭上双眼,喃喃自语,“人生如梦,多想时光倒流,好好陪陪女儿!”两颗泪珠沿着脸颊悄然滚落……
心愿
这是汤琪云的心愿吗?是,但不全部是。
2023年12月中旬,第四届金陵神经内分泌肿瘤论坛在江苏句容举行,全国200名专家、学者云集,讨论推进“规范”“整合”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国化”的问题,中国传统中医和中药被纳入了宏观指导方略,西医的普外科普内科也被邀请“协同作战”。汤琪云清晰提出了“融合诊治”的中国方案,她认为,既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诊治方式不完全适用于NET,那么,传统中医的五行说、经络说等宏观理论,对处理神经内分泌肿瘤,就有着极大的临床实践意义。
2024年3月13日,第21届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汤琪云已经两次应邀参加,今年,她作为唯一的中国专家,作了线上发言,她以流利的英语介绍了中国同行的中国实践和中国理念,汤琪云的“中国方案”,引起了欧美同行的极大关注和好评。
作为NET专家,汤琪云还有一个常常挂在心头的期盼。业界常说,没有突然出现的肿瘤,只有突然发现的癌症。前一句是说肿瘤产生有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后一句是说平时忽略了检查,往往查出就是晚期,特别对肠癌而言。传统的肠癌检查,往往是从大便中发现潜血确认的,内镜检查是现行的最新方法。所以,汤琪云一有机会就宣传胃肠镜定期检查的必要,特别是无痛胃肠镜检查。但是,这种检查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无痛镜检查,现行医疗制度下,个人负担的比例较高。可不可以像平时的大小便检查一样,通过粪便从肠壁脱落细胞中检测呢?检测中呈阳性的再做胃肠镜检查或手术,这样,100名检测者中,可能只会有少数几例进入下一轮,大多数人就可以免去镜检的烦恼和费用了。
汤琪云说,这种胃肠镜检查和粪便隐知结合、早发现早治疗的模式,理论上已经可行了,应该作为民生工程走出实验室了,她期盼生活中的这一天早日到来。
文 | 周桐淦 华诚
编辑 | 冯秋红 王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扬眼纪实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