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报名!东南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来了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0:39:39
4月12日,即日计划东南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出炉,起报强基记者获悉,名东今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学年4月12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即日计划 7月1日至2日进行考核,起报强基报考东大强基计划的名东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哪些考生可以报名?
记者注意到,学年申请报名考生主要分为两类,即日计划第一类是起报强基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第二类是名东基础学科拔尖,高中阶段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学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即日计划中国化学奥林匹克、起报强基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名东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
考生可填报1-3个专业(类)志愿
今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类)包含文科类的哲学和理科类的数学类、物理类和化学,文科类招生省份为北京、江苏、安徽、山东,理科类招生省份包含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四川、陕西、湖北、湖南、重庆、江西、福建、贵州、甘肃。
4月12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6),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名时,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3个专业(类)志愿,学校不再安排专业调剂,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报考东大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报名审核通过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高校考核包含体育和综合能力测试
7月1日-2日,举行高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体育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体育测试包含立定跳远、50米、坐位体前屈,并实行合格考,不计入高校考核总分,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
综合能力测试分专业进行,测试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据悉,笔试主要考察学生所申报入围学科的基本素养;面试将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潜力等。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组成,其中笔试成绩占比60%,面试成绩占比40%。
录取办法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
对于第一类考生,东大将根据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专业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当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录取。若仍然相同,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依次比较语文、英语(外语)、数学成绩,报考理科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外语)成绩。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该省市同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
学校于7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单独编班组织教学
记者了解到,对于强基计划考生,学校实施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本科采用3至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实行阶段性学业考核和动态退出与补入机制。各学院制定实施细则,每学年对强基生进行一次阶段性学业考核,并实施动态进出机制,确保强基生的培养质量。
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重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能够更好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激励机制优厚,实行本研衔接培养
学校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研衔接培养。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优先享受校长奖学金等高级别奖励,并设立专门奖学金,在硕博阶段享受最高级别学业奖学金。
本科阶段,资助强基计划学生整建制赴海外国际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博士阶段,全额资助每位学生赴海外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一年。本、硕、博阶段,支持学生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并参加国境外会议各一次。
强基计划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强基计划学生开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