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6:28:31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嫣然 林志文
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高质龙岩长汀曾经是展调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25年来,研行长汀县一任接着一任干,高质一张蓝图绘到底,展调推动水土流失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研行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美丽篇章。其中,展调“她”不仅是研行这段治理经历的见证者,更是高质积极的参与者,“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这片土地的展调热爱。
“水土保持工作从业者是研行一代一代传承的,对水土工作的高质热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福建省水利厅水土保持试验站(监测站)副站长林敬兰说。展调自1996年研究生入学开始,研行如今已经是她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第28个年头。“1997年我到长汀做实验,当时这里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如今我们看到的绿水青山,在当时都是荒山秃岭。”回忆起长汀的变化,林敬兰感叹到。
林敬兰接受媒体采访 韩嫣然/摄
“水土保持工作不能停留在学院派,要实践才能出真知。”谈起工作心得,林敬兰说到,“比如,为改善光秃秃的地表,大家的第一反应是种树,但发现其并不能存活,后来我们开始种草,由于地表温度太高,草籽无法正常萌芽,因此又创新使用了小穴播种的方式。”就是这样不断尝试、犯错、总结,才一步步找到水土保持有效的工作方法,只言片语尽显她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热爱。
“上世纪90年代我来到河田镇时,那时山上光秃秃的,2005年当我再来时环境已经有很大的改善,还在山上看到了非常漂亮的野鸡。”龙岩市水利局副局长卢晓香说。
卢晓香接受媒体采访 韩嫣然/摄
卢晓香自22岁毕业开始工作后便关注了长汀水土保持工作。“长汀的水土流失问题是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村民缺乏燃料,便会去破坏植被,因此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也是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卢晓香介绍到,2012年以来,长汀采取山水林田系统治理的方法,从山上山下一起治理,并且调动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提出开发性的治理并选取试点发展生态农业,以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在采访现场,为给记者展示详尽的工作情况,卢晓香从包里拿出厚厚的一打材料,材料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她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努力和对长汀未来的期望。
走进长汀县绿之梦家庭农场,一片郁郁葱葱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丰收的果实,悠闲漫步的黄牛,充满田园野趣的风景立刻吸引大家驻足拍照。易小贞是该农场的场主,也是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她的绿之梦家庭农场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省级巾帼示范基地、产业带动脱贫示范农场。
长汀县绿之梦家庭农场 韩嫣然/摄
易小贞的老家长汀县河田镇,在三十多年前是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区。深受长汀县治理水土流失的口号“让绿色赶走贫穷”的启发,易小贞尝试开垦家乡闲置抛荒地种植绿化树,将荒置河坝田野变成一片绿洲。如今,易小贞的家庭农场被她经营的有声有色,创新盘活乡村农房、闲置土地等资产,打造“耕读南塘”为主题的农事体验、乡土美食、特色民宿、亲子研学、科普教育、民俗文化、农特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投融资新模式,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也带动周边91户农民就业增收,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据了解,2022年以来,长汀县完成治理水土流失和修复生态面46.2万亩,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3.56%,森林覆盖率达79.55%,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域。积极探索“两山”实践,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全国首单跨省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我县成功签约,成功举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天保GEF项目启动会,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正在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生态发展的路上,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这片被赋予了新生命的土地上,她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她们的故事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