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低空哨兵”上岗,守护美丽南京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4:33:59

 

我市全天候运用无人机26架次助力生态环境监管

“低空哨兵”上岗,低空哨兵守护美丽南京

执法人员在检查无人机。受访者供图

执法人员在操控无人机辅助执法。 受访者供图

去年下半年起,南京低空经济以前所未有的低空哨兵发展态势成长为新增长引擎。作为江苏发展低空经济的上岗守护“种子选手”,南京无人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美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南京

无人机“飞一飞”,低空哨兵森林、上岗守护山地、美丽农田等日常监管轻松高效;数字化巡检,南京让突发环境事件取证、低空哨兵处置科学精准……记者近期采访发现,上岗守护乘着低空经济的美丽东风,我市生态环境部门把无人机技术整合进生态环境监督的最前线,将传统的地面监管升级到三维立体监管模式,为美丽南京建设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智慧成色。

由地上天,日常巡护更加立体

7月22日上午,在江宁区横山片区,随着“飞手”的操作,一架无人机缓缓升起,对火灾隐患、违法违规行为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巡查。“这一块是山地,那一块是森林,通过手机屏幕,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无人机巡查组负责人王辉指着手机上的画面介绍道。

除了森林、山地,无人机对农田生态的“监管”也是细致入微。在刚刚过去的夏收季,王辉平均一天要用上6块电池,它们均来源于一架无人机的遥控器。“夏收季节,秸秆禁烧是重点,无人机巡护的同时,我们手机上会显示出无线传输的实时俯瞰图像,范围内是否有火点、浓烟等情况均一目了然。”王辉说,“有了它就像是有了‘天眼’,不仅能对山地、洼地等巡查死角进行高空查看,还能拍照取证,灵敏、精准且全面,实现全覆盖、早发现。”

据悉,夏收时节,每间隔10天左右,我市就会开展一轮涉农区的无人机全域巡查,掌握各涉农区的收、种进度,适时调整监管重心,也能高效调度基层监管力量。无人机航拍得到的影像资料,也可以作为划分不同预警等级的依据,据此适时发布易发火点重点时段预告,指导相关区域做好监管巡查工作。

利用无人机由地上天,南京的日常生态巡护变得更加立体。记者采访获悉,早在2015年,我市就在全省较早地运用无人机对扬尘治理进行巡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应用逐渐拓展到大气监测、水污染防治、秸秆禁烧等多个领域。2020年,我市又启动了生态环境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工作,在执法中使用更先进的直升机机型,更新执法设备,提高执法效能。目前,南京已全天候运用无人机26架次,实现11个区和江北新区全覆盖。

有的放矢,突发事件处置有方

去年,随着南京市生态环境局非现场监管与精准执法平台的上线,我市正式开启“工单制+无人机”数字化巡检新模式。如今,无人机巡查正变得越来越精准,能及时妥善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有力提高执法人员办事效率。

“某水域出现油污带,可能影响水质。”前段时间,在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一个紧急工单让工作人员忙碌起来。经调查了解,某水域有船舶发生故障,导致船上油污泄漏。工作人员立刻联系当地“飞手”,操控无人机“飞”上高空查看情况,结果发现虽然紧急设置了围油栏,将事故船只围住,但船底仍在冒油,油污还在进一步扩散。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当地环保部门立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因为水域面积过大,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干瞪眼’。”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支队副支队长李海民说,如今有了无人机助力,不仅能突破地域限制,还能全面监控空气、水体、噪声污染及非法排放情况,让执法更加科学精准。

今年年初,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某制造公司厂区铁矿石堆场及厂区东南侧围墙外有积水,积水呈红色且伴有油花,徒步只能达到积水塘最外围,快检发现氟化物超标,推测积水塘中心处浓度可能更高。接到线索后,执法局立刻启动无人机排查,发现某企业有重大嫌疑,平台交办属地后,属地连夜突击检查,锁定企业违法行为,并立案处罚,同时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整改落实。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对自然保护地、水源地进行无人机空中巡查37次和11次,开展矿山环境问题巡查、滁河水体污染巡查等专项巡查28次,发现问题100余个。

迈向3.0,“低空哨兵”大有可为

这段时间,在江宁滨江开发区某取水口附近,人们经常能看到一架无人机从机巢自动起飞,一边自动巡查一边采集数据。结束后,它自行飞回机巢充电或换电,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进行智能分析。

这是南京市生态环境局今年试点建设的无人机机巢项目。“有了这个机巢,后台只要设定好任务,无人机便可按照规划航线自动执行巡检作业任务,包括自动起飞、自主飞行、自动降落和智能充电/换电等。巡检飞行过程中也完全不需要人工控制,还能自动生成巡检报告,真正实现‘机器代人’,较之前人机巡检效率大幅提升,后面我们将结合试点的综合情况,在全市进行推广。”王辉说。

从1.0的人机巡检,到2.0的工单制数字巡检,再到如今3.0的全自动巡检,南京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低空哨兵”正变得越来越“聪明”。“有了无人机,就好像给生态环境执法插上‘翅膀’,装上‘天眼’,让执法巡查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自动化集成程度的加深,无人机能更好地突破地域限制,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精准调查和取证,减少执法风险,保护执法人员的安全。

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正持续发力。记者了解到,目前市生态环境局已计划与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市重点区域全面推行低空飞行器的运用,利用无人机的“大视野”,辅之视觉识别技术,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检、自动识别、自动预警、自动报告等,更加高效、精准地助力美丽南京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