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文化中国行|成功申遗背后,巴丹吉林沙漠的“守护之道”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8:27:56

 

 9月下旬,守护之道巴丹吉林沙漠迎来一年中的文化壮美时刻,高大沙山巍峨雄壮,中国多彩湖泊如宝石般点缀其中,行成勾勒出这里的功申独特风景。

今年7月,遗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巴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丹吉空白。申遗成功的林沙背后,离不开系统整体、守护之道多措并举的文化沙漠“守护之道”。

图片
  2024年9月20日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达格图景色。记者 邱世杰 摄

保持原样就是行成最好的保护

“我们这次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高大沙山和丘间湖泊,它在拥有不可替代的功申美学价值的同时,更具有地球演变过程的遗背完整展示,保持它原有的样子就是最好的保护。”内蒙古巴丹吉林自然保护区塔木素工作站站长曾祥峰表示,为了更好地呈现巴丹吉林沙漠原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先后被纳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系统保护。

极少的人为干预让巴丹吉林沙漠以独特魅力呈现在世界遗产评审专家眼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是温带和超干旱气候下沙漠景观和地貌持续演变的杰出范例,也是全球范围内具有罕见自然美的沙漠景观之一。”

图片
  2024年9月21日,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右旗管理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股主任刘维斌正在进行沙漠巡护工作。记者 邱世杰 摄

久久为功持续保护

核查指派点位、拍摄现场图片、上传监测信息……看似简单的巡护工作,放在近5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中进行,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右旗管理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股主任刘维斌从事沙漠巡护工作20多年,谈到申遗成功的消息,刘维斌十分激动:“我们会继续结合远程监控监测和实地保护调查,将巡护工作坚持下去。”

保护沙漠也离不开当地牧民的支持。遗产地主管部门通过引导周边牧民协助环境保护,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要保护这里的环境,放牧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垃圾清理,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就向保护站提供线索。”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牧民塔娜告诉记者。

图片
  2024年9月21日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苏敏吉林景色。记者 邱世杰 摄

以科学研究为保护提供支撑

神秘的巴丹吉林沙漠,吸引着各国科研团队前来调研,为沙漠的科学保护提供了有效支撑。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与湖泊的相互关系十分独特,有很强的研究价值。”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董治宝长期关注和研究巴丹吉林沙漠,“一定要保护好沙漠的生态系统,加强对沙丘、湖泊等自然要素的保护监测和科学研究,以便未来更有针对性地实施保护。”

“巴丹吉林沙漠拥有鹅喉羚、盘羊、鸬鹚等野生动物,我们将通过野生动物调查等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保护好巴丹吉林沙漠生物多样性。”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副局长张兆鑫说。

记者:邱世杰、严赋憬、侯维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