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致敬江苏劳动者•跟着劳模工匠去创新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2:33:03

 

走进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研发中心一楼展销大厅,致敬者b着劳琳琅满目的江苏匠去展品令人目不暇接。自行车、劳动小提琴、模工羽毛球拍、创新床上四件套等,致敬者b着劳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江苏匠去展品,但样样轻盈结实,劳动主材用的模工都是国产碳纤维。

国产碳纤维得以打破国际垄断封锁并量产,背后离不开于素梅这样的致敬者b着劳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与付出。于素梅是江苏匠去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碳纤维装备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劳动与纺织机械打了近四十年交道,模工参与研发的创新“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如今早已到了退休年龄,她仍坚守科研一线,力求在成套碳纤维设备制造方面有更大突破和创新,继续为提升国产碳纤维产能贡献力量。

企业濒临倒闭,她选择留下来冲出困境

头戴安全帽、一身蓝工装、手里抱着一摞设备图纸,走路都带风,似乎做好了随时下车间的准备——初见于素梅,是在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研发中心一间办公室里。这里除了层层堆叠的书籍资料、与人等高的设备图纸外,还有几盒碳纤维材料样品格外显眼:原丝、碳丝、碳纤维布……据介绍,这些细如丝硬如钢的碳纤维产品能够国产化,倾注了于素梅大半辈子的心血。

1987年7月,21岁的于素梅被分配到连云港纺织机械厂(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前身),成为一名黄麻络纬机设备技术员。不想才一年多时间,纺织行业掀起了一场化纤材料编织袋替代黄麻袋的“风暴”,生产黄麻袋的黄麻络纬机设备失去了市场,产品单一的连云港纺织机械厂也一度濒临倒闭。

“最难的时候,工资发不出来,有的人转岗,有的人‘下海’,有学校邀请我去任教,但最终选择留下。我坚信,纺织行业大有可为。”于素梅回忆说,那时集团董事长张国良刚刚走马上任,在市场调研时发现,毛绒行业后整理设备——烫剪联合机很抢手,但国内没有厂家能做,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

得知厂里要研发烫剪联合机,于素梅把大学课本重新搬到案头,主动要求参与。“那时候年轻气盛,心里憋着一股劲,想要大干一场。”不久,于素梅成了厂里科技攻关小组里最年轻的成员之一,承担起烫剪联合机剪毛部件的设计工作。

“当时没有经验,也没有参考,两眼一抹黑。自己辛辛苦苦一笔笔画出来的图纸,经过工人师傅一道道工序精心加工后,却无法正常运行。我既着急又委屈,也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回想起这些经历,于素梅说:“老一辈技术人员手把手梳理设计流程,他们的言传身教给了我莫大鼓励和支持,也在我内心埋下了‘传帮带’的火种。”在于素梅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仅用五个月时间便成功研发出了烫剪联合机,企业得以起死回生。

这次设计,让于素梅尝到了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产品开发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也坚定了她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信念。

从零开始,带队突破干喷湿纺碳纤维关键技术

2005年公司重组后,于素梅开始投身于碳纤维装备与技术研发工作。“当时谁也没有见过碳纤维设备,整个国内对碳纤维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实验室成果阶段。碳纤维生产设备的研发真正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度非常大,到底能不能成功,全是未知数。”于素梅说,她所在的装备设计团队接到任务后,完全是从零开始,仅通过书本、资料和高校专家讲解,便开始了曲折的碳纤维设备研发道路。

“在研究前期,做出来的产品并不能达到生产性能要求,我就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纠错、试错,两个月内,设计图纸就反复绘制了近万张。”于素梅说,经过不断摸索,团队终于成功打通了碳纤维聚合、纺丝和碳化全部工艺流程,完成了年产500吨原丝生产线和年产100吨碳化生产线全部装备的研制工作,形成了百吨级碳纤维的成套生产线。

随后,于素梅带领团队马不停蹄,朝着行业难题碳纤维干喷湿纺技术发起冲锋。

在干喷湿纺纺丝过程中,液面波动对丝束质量影响很大,极易引起断丝、倒吸等故障。为此,于素梅所在的团队精心设计了一些装置,也做了很多实验,想要消除这种现象,但效果都不理想。

“有一天,我到河边去散步,当微风吹过时,水面泛起层层波纹,由于刚下过雨,河水上涨,漫过了河中一块警示牌的下表面,这时我发现警示牌两边波纹一边大、一边小,顿时很受启发,于是便掉头跑回实验室。”于素梅说,在设备凝固浴槽里增加了一些阻流板,阻断波纹的传播,就消除了凝固浴液面的高速流动带来的紊流现象,减少了断丝,为生产出高性能碳纤维原丝打下了基础。

“做研发要耐得住寂寞,也要敢于创新!哪里失败就在哪里爬起来,一次不成功就做到成功为止。”这是于素梅不断突破难题的原始动力。2007年,“于素梅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她带领成员相继完成多条碳纤维生产线、碳纤维预浸布等复合材料设备生产线的设计开发工作,实现了T300/ T700/T800级碳纤维及原丝设备的全部国产化。于素梅所在的团队研发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也让中国制造在世界碳纤维生产领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退而不休,继续为碳纤维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除了日常的科研工作,于素梅还注重“传帮带”,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一批生产技术骨干,充分发挥劳模先进在生产活动中的“领头羊”作用,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如今,于素梅工作室拥有5名省部级劳模、4名市劳模,共21名成员,获得40多项国家技术专利。工作室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

当新产品投入生产后,于素梅就会经常穿梭在各个生产车间,查看机器运行情况、与一线技术工人交流产品零部件加工等等问题。而每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疑难、异常问题时,她总是第一个赶赴现场产找原因,了解生产情况。

2020年,公司在青海投建了一条碳纤维设备生产线,于素梅作为一名老同志,本可以不用到现场去。但她不顾劝阻,还是来到了设备安装现场。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她不顾高原反应,一住就是近两个月,加班加点,带领大家顺利快速地完成了碳纤维生产线的安装工作。回忆起那些日子,于素梅笑着说,“老同志更要发挥带头作用,为年轻同志做表率”。

于素梅以身作则,也感染了身边不少同事,其中就包括女工程师徐梦茹,“因为有像她这样的科技‘拓荒者’,让我们得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而我们也将传承他们的勇气和决心,用科技创新开创更好的未来。”

“我很幸运生活在这个时代,国家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让我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一心一意做好所热爱的事业。我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于素梅总是这样谈起自己的工作。而面对所获得的各种奖项与成就,她总认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帮助,也离不开全体职工的理解支持。

2021年,于素梅就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她退而不休,依然在单位带领年轻同事,继续从事着碳纤维设备迭代升级研发工作。她说,之所以留下来,就是想尽自己所能,继续为碳纤维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自己在碳纤维领域琢磨了大半辈子,有不少经验和成果,虽然有的可能过时了,但是传授给身边的年轻人,可以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也能带动更多人为碳纤维事业奋斗。另外,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也有自己的心愿,继续工作就有机会创新开发出更多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碳纤维成套关键设备,不仅能提升国家新材料产业整体竞争力,也能帮助更多的碳纤维产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视频拍摄 杨恒国  朱信智

视频制作 黄娴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