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镇馆之宝”讲述漕运历史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1 22:33:58
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镇馆之宝“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恢弘大气。何中在高0.5米、国北馆讲长27.4米的运河运历长卷上,大运河沿途的博物历史文化遗产和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如明珠散落,古今之美交相辉映。述漕史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镇馆之宝由京杭大运河、何中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国北馆讲是运河运历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博物古代运河。“大运河的述漕史历史横跨2000多年,按照传统惯例,镇馆之宝向市民展示非遗历史主要是何中通过博物馆。”大运河文史专家、国北馆讲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任德永说,以往,一些运河沿线城市建设了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开放,使北京也有了自己的大运河综合类博物馆,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的时间节点,这别具意义。
在2楼3、4、5、6展厅的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超过1000件文物、艺术品以时间为轴,生动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
多个重量级的文物也展示了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如金代宣威将军石宗璧墓的墓志拓片。据墓志记载,石宗璧墓“以大定十七年四月四日,葬于通州潞县台头村之新茔”。首都博物馆副馆长谭晓玲介绍,这是第一次在北京地区发现“通州”字样的实物。石宗璧墓志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说明通州地处水陆要津,是漕粮进京的重要枢纽和物资转运基地。
展品中还有一块长66厘米的铭文金砖。据首都博物馆展览部研究馆员黄小钰介绍,金砖是明清两代由皇家指定于苏州立窑烧造的一种高规格御用地砖,在宫殿、坛庙、陵寝、园囿等地使用。金砖烧造工艺讲究,其成品挑选标准为“颜色纯青、声音响亮、端正完全、毫无斑驳”。金砖侧边刻有烧造时间、尺寸、督造官员、监造官员姓名,有的还有制砖工匠的姓名等款识。金砖经京杭大运河从苏州解运进京,由粮船或民船搭载,运至通州后,再转送到营缮工程工地,也是大运河漕运历史的见证。
漕粮运抵通州,经查验后交卸入仓。仓场在通州石坝、土坝雇佣点验经纪对漕粮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查验。黄小钰说,此次展品还包括通州区博物馆藏的军粮经纪密符扇。密符扇正反两面各绘50个符号,每个符号上为符形、下为符名,是经纪身份的标识。每名经纪查验粮米后,将代表自己的符号画于运米口袋外,以备仓场查验。
“大运河博物馆联盟2021年成立,我们还将和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博物馆合作,交换展品进行展出,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大运河文化。”黄小钰说。
记者:张璐
编辑:张树婧
校对: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