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访!这里有何魅力?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2:37:22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乾隆事迹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下江国宝级画卷《万笏朝天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乾隆南巡至苏州,官员百姓接驾的南次场景,让200多年后的到访我们得以对这一盛事有更直观的印象。乾隆六次南巡,有力四次驾临苏州天平山游览怀古。何魅
国宝画卷《万笏朝天图》
2011年,乾隆央视《国宝档案》曾详细介绍过《万笏朝天图》,下江这是南次一幅磁青绢地金碧山水人物画长卷,作品卷首钤有“宣统御览之宝”,到访证明其曾为清宫旧藏。有力本图的何魅作者已无从考证,卷尾署款可见“恩给知府职衔臣范瑶恭进”。乾隆范瑶为宋代名臣范仲淹的下江后裔,世居苏州,南次曾任大同知府,正是他组织画士将乾隆南巡苏州的场面描绘出来的。
“万笏朝天”一语双关,既指天平山山峰突兀,群石林立,宛如群臣上朝时手拿的笏板,又指地方官民手持高香,跪迎皇帝的场面。
《万笏朝天图》以苏州城西天平山为中心展开,连接支硎山、灵岩山一带的名胜古刹。观音院、放鹤亭、听雪阁、高义园、白云泉等著名景观描绘得准确而细致,画中涉及行人、官员、商贩、农户等近两千余人物,活动场景描摹得生动传神。
图画上,地方文武官员身着朝服,与耆老、缙绅在空旷处排列跪伏,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穿黄布或黄绢外褂,手执高香跪接御驾。南巡的主角乾隆皇帝的形象在图中并未直接出现,而是以林木掩映中微露一角的杏黄伞盖代替。有学者研究认为,这种绘画方式可能与本图作为南巡补记或前期路线准备的汇报进呈本有关。
乾隆六次南巡,四次到天平山揽胜怀古,还让随行的宫廷画家唐岱将天平山最著名的十个景点描绘下来,辑为《高义园亿万图》,对天平山的喜爱可见一斑。除了因为天平山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因为“名人效应”。
济时良相范仲淹
天平山是范仲淹的家族根脉,乾隆爱上天平山与范仲淹密不可分。他不仅热衷于收藏范仲淹的文集和墨迹,对名篇《岳阳楼记》更是钟爱有加。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首次来到天平山,感念范仲淹创立义庄资助贫困者,于是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之意,御书“高义园”三字,并赐五龙金匾,表彰范氏之高节。
范仲淹是唐代宰相范履冰后裔。唐咸通十一年(870),其高祖范隋调任浙江丽水县丞,遂举家从邠州南迁至苏州,死后葬于天平山东麓,立碑为“唐柱国丽水府君之墓”。后曾祖范梦龄、祖父范赞时、父亲范墉相继葬于山之西麓。可以说,天平山是范仲淹祖茔之地。
唐宝历二年(826),僧人永安在天平山南麓建白云庵。范仲淹进士及第从政后,于北宋景祐年间奏请仁宗皇帝将白云庵改为家庙功德香火院。庆历年间,又追封曾、祖、考三公,皆获准,且以山赐之,故天平山又名赐山,俗称范坟山。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和慈善家,字希文,谥文正,生于北宋端拱二年(989),逝于皇祐四年(1052)。《宋史·范仲淹传》中对他的评价,“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己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宋仁宗为其书“大贤”,宋徽宗为其题“忠烈”;欧阳修评价他,“公少有大志,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每以天下为己任”;大文豪苏轼称他,“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朱熹称他为“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同为苏州人的王鏊评价道,“昔在有宋,吾苏入参大政者,有两范公(范仲淹、范成大),文正为宋人物第一流”;清代纪昀认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
范仲淹何以获得史书和历代名士如此高的评价呢?
赤胆忠心的政治家 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中进士,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自此步入仕途。至皇祐四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37年间,他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但他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矢志不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曾说,“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他以光辉的人生实践了自己写下的伟大抱负。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实行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范仲淹、韩琦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
忧国忧民的思想家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思想家。范仲淹少年立志,“书台夜雨”“划粥断齑”、昼夜苦读,却仍然“瓢思颜子心还乐”。他为自己将来设想“不为良相,则为良医”。37年宦海沉浮,一心为民,实心办事,“慨然有益天下之心,垂千古之志”。直言进谏,屡言屡贬,但他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生信条,鸣天下之忧。他在知邓州的《邓州谢上表》中说:“敢不孜孜于善,战战厥心?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上酬圣造,少罄臣诚。”
知兵善战的军事家 宋仁宗康定年间,西夏战事复燃。范仲淹临危受命,经略西北。在战略上他主张采取守势,“严边城,使之久可守;实关内,使无虚可乘”。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属羌、孤立西夏。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范仲淹还动员军民开辟边境的荒地,使成良田,羌汉之民归业者数万名。
在范仲淹和韩琦的主持下,边防日益坚固。当时民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首领由衷夸赞“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万甲兵”。庆历四年(1044),北宋与西夏最终缔结合约,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范仲淹稳妥积极的防御战略取得实效。
他知任边陲时还对边境民族关系提出构想。范仲淹民族关系思想的基本准则是“维护大一统,反对西夏自立”;核心是“反对战争,提倡各民族和睦相处”;重要内容是“攻防兼备,持重守御”。这对北宋中后期的民族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以文载道的文学家范仲淹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文学思想和他的政治改革思想一脉相承。坚持文学宗经、明道、致用的原则。对歌功颂德、追逐丽章华句的绮靡文风深恶痛绝。范仲淹认为文风和社会风尚密切相关,“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化厚薄,见乎文章”,应一扫宋初统治文坛的宫廷派(台阁体)、西昆体的奢靡文风。
范仲淹进士出身,文采出众。现存诗作三百多首,五言七言皆有,古体近体皆备。词作虽数量较少,但首首脍炙人口。散文创作以议论文为主,代表作有《上执政书》《奏上时务书》等。写景抒怀散文,除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还有《清白堂记》《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等佳作。
兴学重教的教育家 两宋学术发达,人才众多,实由范仲淹等倡导兴学,以开其端。宋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创办宋代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学府——苏州府学。其时,弦诵之声,不绝于耳,名冠东南。其后,范仲淹知饶州、润州、邠州、邓州期间,都很重视地方教育工作。在邓州期间,创建花洲书院,内设讲堂“春风堂”,他亲自讲学,以教士子,开邓州千年文运。
庆历新政提出的改革措施中,就有“复古,兴学校,取士本行实”,即“兴办学校,改革科举”。他的主张得到了宋仁宗的赞赏,诏令天下州县皆立学,一时间各地学堂蓬勃发展,掀起北宋兴学的高潮。
乐善好施的慈善家 宋史记载,范仲淹“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宋皇祐元年(1049),范仲淹六十一岁,徙知杭州。考虑到苏州的宗族中尚有不少饥寒者,于是他在苏州购买良田,捐为范氏宗族公产,称为“义田”,又设立管理机构,称为“义庄”。范氏义庄设立不久,范仲淹即手定“规矩”,对义庄收入的分配作了具体安排。义庄内还设有义学。他的大爱善举也深深影响了子孙后代。范仲淹去世后,他的儿子范纯仁将义庄、义田的规模进行了扩充,“文正公始置田千亩,至忠宣公,遂广为三千亩”。
范氏义庄开后世义庄制度的先河,吴中其他家族也纷纷效法,于是置义田,办社会的福利事业成为一种风气。
自唐以来的旅游胜地
天平山位于苏州吴中区木渎古镇北,海拔201米,其山顶平正,可容聚数百人,因此得名。天平山自古享有“吴中第一山”美誉,唐宋以来,便是江南旅游胜地。《天平志》卷首序提到,“天平在吴城之西,震泽之东,灵岩拱其前,阳山环其后,中其二十馀景,山水之胜,甲于一郡”。
天平山山势高峻,常有白云缭绕,故又称“白云山”。山上有白云泉,甘甜清冽,陆羽品鉴后,命名为“吴中第一水”。“天宝中,白乐天出麾吾乡,爱贵清泚”(《荐白云泉书与范文正公》陈纯臣)。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留恋吴中诸山,经常到此游玩,作《姑苏八咏》之《天平山》,写出了天平山奇石林立,危耸峭峻之美。
姑苏八咏其一 天平山
唐寅
天平之山何其高,岩岩空兀凌青霄。
风回松壑烟涛绿,飞泉漱石穿平桥。
千峰万峰如秉笏,崚崚嶒嶒相壁立。
范公祠前映夕晖,盘空翠黛寒云湿。
万历年间,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允临弃官后回到苏州,从福建带回380棵枫香树种植于天平山。这些枫香树至今还有158棵,它们历经400多年的风霜而不朽,反而变得更加茁壮,树冠高大,枝叶繁茂。天平红枫与怪石、清泉一起并称为天平山“三绝”。天平山被列为国内几大赏枫胜地之一,更有人称其为“天平红枫甲天下”。
深秋时节,层林渐染,满山红叶若红霞缭绕,蔚为壮观。
洪蕾
本文原发房子是江苏,经授权转载,转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