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微访谈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4:37:18

 

近两年,微访谈受“盗墓”题材影视剧热播的微访谈影响,一向冷门的微访谈“考古”也火了起来。但也因此引发多场关于“考古”和“盗墓”的微访谈网络争议。

在大众的微访谈认知里,考古和盗墓,微访谈虽然都涉及到“挖”这个动作,微访谈但还是微访谈有很大不同。而不同的微访谈地方究竟在哪里?大众未必说得清。而一向低调的微访谈考古人闷头做事,并不太爱出来做解释。微访谈结果就是微访谈:考古成果被束之高阁;考古在很多人的眼中,成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微访谈挖宝行为。

在洛阳考古研究院工作多年的微访谈商春芳,参与了许多考古项目的微访谈发掘工作,多年来一直关注考古前沿,力图将考古学知识、考古学最新成果惠及大众。此次,她与洛阳师范学院王建国教授、洛阳市隋唐史学会秘书长王鹏杰共同合作,出版新书《考古都挖了点啥》,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考古学专业知识、最新研究成果普及大众。

在三人合作写作中,王鹏杰贡献了“青年人的视角”,提供有趣的写作角度,将题材固定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范围内;王建国则提供了古文献方面的支持,力求用传统文献与考古成果“双重互证”;商春芳“本色当行”,搜寻大量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都希望,能将这本书做成考古行内行外都认可的普及读物。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记者:这本书名为《考古都挖了点啥》,这个“挖”字,会不会引起争议?毕竟之前有过多次“考古”和“盗墓”的网络争端。

商春芳:并不会。“挖”,不管是我们考古行内,还是考古行外,都是这么说的。考古人从工地回来,同事们见面一般都会问:你那儿最近都挖了点啥?这既是一句问候语,也是彼此关心的话题。日常生活中,与朋友接触时,朋友知道我是考古的,也都会问你们都挖了点啥。这句问候语很有画面感,与大众也不会出现难以理解的语言隔阂,书名也就采用了这句话。

记者:一般来说,考古人很少写通俗读物。他们都将精力都用在考古发掘与撰写考古发掘报告上。您是何时起念要写这样一本书的?

商春芳:我想写这样一本考古通俗读物,起念是在2009年,源于安阳曹操高陵的考古发现。对曹操墓的认定,在社会各界展开激烈的讨论,可以说那是全民性的大讨论。读到那些质疑的文章后,我有个很简单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对造导弹的科学性不会有丝毫的怀疑,但是对考古发掘以及得出的科学的结论会有这么大的质疑?

我的反思是,我们干考古的人对考古专业性知识的普及工作做得很不够。当时就起念,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要写一本通俗读物。这是当时埋下的念头。

2021年夏天,河南美术出版社的一位编辑约我做一档关于考古的音频节目,当时我定下了这个题目——《考古都挖了点啥?》,并写下了37篇文字内容,这是这本书的基础。

记者:市面上的考古类图书,高头文章比较多,包括您的《洛阳考古与丝绸之路人文交流》,并不是以普通读者为目标受众。这本《考古都挖了点啥?》很难得,是一本考古业内人士向大众科学普及的著作。

商春芳:我们做这本书,考虑的选题有很多。从考古行业术语来说,遗址、墓葬、出土器物,可以写的内容太多。但既然是普及类图书,就想从选题到文字风格,都让大众看得懂、看的明白。所以,我们在讨论时,就把选题定得很亲民。从日常生活出发,在考古中寻找源头。

比如第一篇文章《火种器——古人是如何保存火种的》,我们就通过考古发现,来讲述古人是如何储存火源的。从考古发现中,我们发现古代大量的用火痕迹,还有钻木取火的遗留物、陶土火种器。通过这些考古器物,我们讲述火的发现、使用,火种的保存,一直讲到现在带USB接口的火折子,还有运动会开幕式的火炬等等。通过它们,展现了人类经历了几次火种保存的重大变革。

钻木取火器 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 图源:《青藏高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


三星堆最近两年很火。那么三星堆青铜器的青铜从哪儿来?快到夏天,那么古代的冰箱什么样?他们的冷气设备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我们在这本书里关注的话题。

记者:您在这本书里还写到了古人最早的酿酒器、东周时期的起重设备等等,这些文章都让人耳目一新。

商春芳:面向大众的知识普及,相对于考古研究成果,其实一直是滞后的。也正因为此,我们在做这本书的时候,也就考虑到,既然要做普及读物,就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普及给大众。这些成果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你刚刚提到的酿酒器,是一种小口尖底瓶。关于这种小口尖底瓶,过去的说法一直是汲水器:使用时将尖底瓶两耳穿上绳索放入水中,由于水的浮力和重心的作用,尖底瓶上半部自动倾倒,下半部翘起,随着瓶内的水逐渐增多,尖底瓶下半部也逐渐下沉,直至瓶内盛满水后,瓶身自动扶正。这个说法也被写入教科书,直至现在都是如此。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门去了解过。

马家窑文化彩陶小口尖底瓶 图源:《甘肃省博物馆》


但它真的是汲水器吗?半坡遗址的研究人员曾做了实验,发现水灌到一半后,口部就翘起,无法再继续灌水。而且将水瓶提起时,麻烦更大,因为尖底瓶的双耳在瓶身中间靠下,用力一提,瓶子就翻了,根本无法打水。

考古学家苏秉琦从文字学角度也提出过新看法,认为甲骨文“酒”字,就是尖底瓶的象形。所以,这应该是跟酒有关的器物。后来,又有专家在遗址中发现有漏斗状的陶器,口部恰好能插入尖底瓶的瓶口。近年来,斯坦福大学的刘莉教授对多个尖底瓶的残留物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确认了尖底瓶的作用就是在谷芽酒酿造过程中的发酵和储藏。尖底瓶小口利于封口,减少酒精发挥,防止酸败;尖底则利于残渣沉淀。所以,这种小口尖底瓶应该是一种酿酒器。可以说这是最新、最可靠的研究结论。

经常去博物馆的人,可能会发现,很多展览的器物只是被标上名称,介绍性文字很少。参观的人,看得也是云里雾里。可以说,面向大众的知识普及工作做得很疏忽。其实,一些不起眼的器物,意义很大。我在写《东周时期的起重设备》这篇文章时,就有这样的感触。

1973年前后,考古人员在洛阳发现74个东周王室的地下粮窖,粮窖内发现了一种青铜组合器物。考古人员当时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后来请教了机械工程师,才知道在机械学上,那叫棘轮、棘爪,在机械上是用于止逆的装置。它们在粮仓底部出现,最大的可能就是跟一同出土的齿轮组成了一组设备,是2300年前的人们制造的起重装置。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用棘轮吊起重物,但如果想将重物暂置于半空,就用棘爪卡住棘轮。这是人类机械制造史上的里程碑,在后世为其他国家借鉴。

青铜棘轮、棘爪  洛阳仓窖出土


记者:除了这些,在这本书里,还有像《驿使图壁画砖——古代的邮政快递和快递小哥》《唐代帷帽——唐代美女的防风神器》等很生活化的文章,它们都是通过考古发现来讲述古人的日常。

商春芳:考古发现并不是冰冷的,它不只是发现一些瓶瓶罐罐、首饰、棺椁、壁画等等,它发现的其实是古人的生活维度。考古发现能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知到古人在各个时期的生活片段。我们发掘出土的文物,从它的制造使用,它的背后也有一些人一些故事在里面。也许它就是一群人生活的片段,也许它就是历史拐点的所在。

通过这些考古发现,古人的休闲娱乐、衣食住行,古人的创造、认知、审美,文化的传播、碰撞和交流,都像电影一样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