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兴化:“古街区”联手“新业态” 形成文旅融合新亮点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6:28:23

 

夏日清晨,古街区走进兴化市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兴化o新o形饺面店的联手旅融亮点炉火上,茶叶蛋散发着阵阵香味;古色古香的业态巷道上,行人缓缓走过……

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合新是古街区兴化古城传统商贸、金融发展的兴化o新o形见证,素有“金东门、联手旅融亮点银北门”之称。业态近年来,成文兴化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合新持续加大街区内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古街区注重活化利用,兴化o新o形营造全民保护氛围,联手旅融亮点古老的建筑与现代文化生活交相辉映。

兴化古城传统商贸业繁荣,因水运便捷而兴盛,东门历史文化街区曾是这座城最繁华的地带。明代中后期,这里逐渐形成了“一街三行”商业市场,其中“一街”即东城内外大街,沿街商铺众多;“三行”即东部濒水的菜行、鱼行和米行。直到上世纪中期,这里一直是里下河地区大宗粮食、蔬菜和水产品集散地。

如今,东城外大街两侧商铺林立,建筑多为两层楼房,仍保持“下店上宅”形式。“近年来,兴化因地制宜推动传统街区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保护延续建筑组群布局和特色风貌。”兴化市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办负责人高春丽说,该市探索修缮后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方式,吸引3项传统技艺、非遗项目、老字号进入东门历史文化街区设立展示和传承场所,并植入1家街区工作坊,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开放平台。

位于东城外大街西侧的陈连富锡器制作工作室内,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陈连富正潜心制作。作为陈氏锡器制作第11代传人,陈连富从小耳濡目染,14岁就拿起锤子敲敲打打,跟祖父学艺入行。茶叶罐、温酒壶、茶盘……如今工作室每年卖出近200件工艺品。

赵海仙是晚清时“兴化医派”的杰出代表。走进街区内的省级文保单位赵海仙洋楼,上廊屋、下廊屋原是候诊室、诊室,现在变成中医博物馆和蜡像馆。向里走,主体建筑“洋楼”中西合璧,飞檐翘角、青砖黛瓦,四围回廊、雕花栏杆层层环抱。兴化市文旅公司金东门景区运营管理部副部长赵雯介绍,2008年,兴化对赵海仙洋楼复原陈列,近年来广邀兴化籍名医定期前来坐诊,助力“兴化医派”复兴。

北门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兴化古城金融业的发展。位于街区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兴大典,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典当建筑群之一,相关修缮工作正在推进。

“古建筑修缮‘如旧’更要‘焕新’,注重业态活化利用。”高春丽介绍,在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兴化整合资源,打造“品蟹一条街”,举办元宵游走灯会、银北门·遇见美、非遗大集等活动;在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万宝银楼“变身”泰福里饭店,每天接纳游览老街的游客市民。“古街区”与“新业态”强强联手,形成文旅融合新亮点。

将历史街巷保护与居民生活改善相结合,近年来,兴化对东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东城外大街、玉带路西侧、家舒巷两侧等6条街巷沿街古建筑进行维修改造,维修整治古建筑逾3000平方米;完成东门历史街区内危旧房改造逾4000平方米,惠及居民73户;对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保单位、古民居实施保护修缮工程,共计约1100平方米。

今年2月,兴化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和文物保护中心揭牌。科学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名城保护的关系,守护历史文脉、挖掘时代价值,兴化将扎实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