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高温下庄稼缺水 戴南大爷自制“浇水车”抗旱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6:22:55

 

扬子晚报网8月14日讯  (通讯员  袁开建 记者 王国柱)电动三轮车车厢里装着圆柱形的浇水车大水桶、塑料水壶、高温大号矿泉水瓶......老奶奶不停地往大水桶里注水,下庄老大爷手持通在大水桶里胶管一头的稼缺水龙头,水“呼呼”地浇到地上的水戴黄豆、山芋上。爷自这是制抗8月13日兴化市戴南朱村村头一景。

老大爷名叫潘祥和,今年77岁。高温老奶奶沈巧凤,下庄今年76岁。稼缺沈奶奶说,水戴这是爷自他们的菜地,种的制抗是黄豆和花生,好长时间不下雨了,浇水车他们夜里三点半钟就起床了,把能够装水的“家伙”都装上了水拉到田头。

问及胶管为什么会自动喷水,潘大爷指着一个插在电动三轮车电瓶上的一个小水泵说,一头通电,一头放在水桶中,开关一按就有了压力,水就抽上来了。“这里离河边较远,管子长度够不到,所以要运水过来。” 潘大爷解释道。

回到家后,潘大爷没有休息,又用水壶继续给丝瓜和南瓜浇水。“每天要浇10壶水,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目标,还差3壶。”说着又去放水了。潘大爷说,他有一个儿子在合肥搞经营,挺孝顺的。他和老伴种这个一分多地,完全是为了锻炼身体。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耳不聋、眼不花,面色黑里透红,走起路来一路小跑。

“其实,我们种这些东西是弄了玩玩,花生、黄豆大部分等不得收获,就用着做‘嫩果花生’‘水煮豆荚’,分给邻居们吃掉了,丝瓜也是大家厨房里的蔬菜......”沈奶奶笑着说。

在团结路西侧的小河旁,另一位老大爷一头把插在电瓶车上水泵放在河边,一头用水龙头给山芋、花生浇水。高温下,老百姓用自己的方法抗旱,为了金秋的收获而辛勤劳动。也许,这是他们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