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散文变迷你剧,从文学之美到文旅之美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6:36:15
“想去阿勒泰了!阿到文”“好治愈!勒泰旅”8集迷你剧《我的散文阿勒泰》于5月7日在爱奇艺全网独播,并同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变迷从李娟的文学文字到电视剧影像,许多人了解并向往阿勒泰。阿到文剧中直入云端的勒泰旅雪山、茂密的散文森林、成群结队的变迷羊、肆意奔跑的文学马,还有骑马的阿到文哈萨克族少年、穿着长裙的勒泰旅汉族女孩等,明净纯粹的散文生命力透过影像画面跃然而出,阿勒泰的变迷旷远感被描绘得令人心旷神怡,又略带几分苍茫孤寂,文学令观众怦然心动。
不止是“宣传片”,
既文艺又富于生活喜感
《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创作的同名散文集,由滕丛丛、彭奕宁编剧,滕丛丛执导,马伊琍、周依然、于适领衔主演,蒋奇明、闫佩伦特别出演,黄晓娟、阿力木江·吐鲁逊拜克、阿丽玛、海拉提·哈木主演。故事讲述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周依然饰)在大城市中追求文学梦想却屡屡碰壁,被迫回到老家,与开小卖部的母亲(马伊琍饰)相依为命。在结识哈萨克族少年巴太(于适饰)之后,文秀渐渐发现了当地之美。此前,《我的阿勒泰》成功入围第7届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并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完成亚洲首映。
首播3集来看,《我的阿勒泰》没有只是简单地拍成“宣传片”。随着生长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文学青年、汉族少女李文秀的视角,走近辽阔而古老的北疆大地,绿草如茵牛羊成群,这里有生生不息的士地,万物有灵人皆有情。《我的阿勒泰》既充满文艺气质,随着主人公母女融入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又不乏探索阿勒泰的隔膜感。也有许多人看完《封神》冲着于适来的,滕丛丛也说看于适骑马的照片,就被惊艳到,“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充满雄性力量和不羁气质的男性形象,而且他身上有一种我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见到的那种中正的帅气。 ”源自原著的喜感,让该剧建立了质朴疗愈的影像、轻喜的故事风格,向观众表达民族交融下的普通人敬畏自然、找寻真我的内涵。
当下国产剧越来越凸显个性化面貌,《我的阿勒泰》体现了汇集新审美、新视听的精品短剧集,用极致的影像探索展现普通人的故事这一宗旨。这行业内首部打通“原生HDR”拍摄制作流程的迷你剧。主创团队采用4K超高清拍摄,真实还原新疆地区的自然风光,呈现演员的细腻情感,为观众带来高品质的视听体验。摄影指导刘懿增介绍:“新疆有很多美景是无法用镜头去涵盖的,但在4K画质下能够最大程度还原真实,也能捕捉到演员眼中含泪等细腻的情绪,以及亮部、暗部的画面差异等。”
不仅如此,《我的阿勒泰》中的音乐也展现出强烈的民族融合风格,让流淌的旋律与美丽的风景共同为观众编织成一段独特的阿勒泰记忆。作曲高小阳说:“音乐主题的前半部分是典型的电影音乐的旋律,温暖坚定,后半部分是哈萨克特点的回旋式旋律。剧集呈现了一个新疆人想说的关于新疆的一切,希望观众能够在剧中体味到这种力量。”
“文学之美”与影视联动,
呈现“文旅之美”
剧集之外的文旅联动模式也引发关注。原著中,作者以细腻明亮的笔触全景式记录了北疆边地美好闪光的时刻,围绕在阿克哈拉村和喀吾图的乡居生活,展现了游牧民族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成为许多读者认识阿勒泰的第一扇窗口。此次改编电视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及花城出版社推出文旅联动计划,共创文化符号,共募生态基金,共办线下活动,共设旅游专线,共建会员机制。剧集对当地文旅的带动也可期。
对于这次拍摄,演员马伊琍感叹道:“在阿勒泰的两个月像做了一场美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可以远离尘嚣,去那边做梦。”在该剧开播之前,剧中饰演女主角的马伊琍多次公开邀约大家“打卡哈巴河”。她称“这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地方,推荐大家来哈巴河县玩”。记者了解到,以《我的阿勒泰》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将成为哈巴河县的一道风景线。穿着民族服饰,骑上一匹马,做一回故事的男主角、女主角,这样的美好体验不该只存在于想象中,而应该发生在哈巴河的旅途中。
散文改编迷你剧,
在艺术和市场间平衡
这是一部8集迷你剧,对散文进行创新影视化改编,探索国产迷你剧新形态,并以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为观众再现北疆风土人情。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搬过程,具备一定市场风险。迷你剧是介于电视剧与电影中的一种影视形式,简单说可以理解为小投资制作的电影,大投资制作的电视剧。去年入围柏林电影节的《平原上的摩西》也是一部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将散文与迷你剧做结合,呈现出迷人的效果。
新疆作家李娟的散文力作《我的阿勒泰》自2010年面世以来一直热销,每年都加印。截至目前,这本书销量已达30余万册,堪称业界奇迹。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借鉴文学的叙事手法和创意策略,除小说及纪实文学之外,也把改编对象瞄准了散文这一文体。其实国内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如电影《边城》改编自沈从文的散文,《人在囧途》改编自马伯庸的散文。此前,电影《永生羊》也是根据新疆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同名散文改编而成。
好的散文作品,其优美细腻的语言和繁复的意境,会引发读者疗愈一般的共情力。导演滕丛丛曾执导过电影《送我上青云》,《我的阿勒泰》是她执导的第一部剧集。提起拍摄这部剧的初衷,滕丛丛表示:“广袤的中国土地上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发生,有很多精彩的题材可以去开发,这是创作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时代一直在往前走,有时观众的思想甚至会走在创作者前面,我们应该走得稍微比观众远一点。”感染力和共情力恰恰是目前影视剧最需要的,这些散文作品转化为影视表达,在艺术和市场间作出平衡,将促进文学创作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