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光明日报:空牛奶盒、空笔芯热卖,教育实践方式僵硬令人诧异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1 22:36:26

 

空牛奶盒,光明已剪开洗净晾干,日报人诧28元100个包邮;空笔芯,空牛空笔真实用完、奶盒拒绝放墨,芯热100根,卖教21.14元……类似的育实硬令异“买卖”,你见过吗?原来,践方不少地方的式僵不少学校出于环保教育目的,要求学生每月收集空牛奶盒,光明并将其视作一种作业,日报人诧一些学生完不成任务,空牛空笔导致家长不得不网购“作业”,奶盒进而催生了上述生意。芯热

这样的卖教事情乍看起来挺魔幻,但是又充满了现实主义元素:一些学校搞起“素质教育”来花样百出,一些家长也是疲于应对,被迫“接招”。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需求的地方就很容易产生市场,尤其是当下的教育市场,家长在各方面都有不甘人后的心态,“卷”牛奶盒的数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一个直接的问题是:“买”作业,算不算作弊呢?当家长在类似的作业中成为实际答题者(直接付费购买),学校到底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家长?能够付费完成的作业还叫作业吗?似乎没人在意这些,这又很难不让所谓的环保作业陷入形式主义。

环保作业的初衷,无非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只有把握住了这一教育本质,并实事求是、充分结合实际,才不会跑偏。

环保是一个超级大的主题场域,涉及方方面面,牛奶盒的回收,其实仅仅是一个最小单位的场景。但是检索相关报道可以发现,不同地方的不同学校都布置过相似的作业,这其实也反映出作业设置能力的匮乏,不仅缺乏创新意识,对生活的感知也很匮乏。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案例,报道里有位妈妈吐槽,以前他们一家人喜欢喝瓶装的鲜奶,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不得不改喝盒装的牛奶。那么,既然都是为了环保,可不可以允许孩子收集瓶子呢?连这最基本的变通都没有,教育实践方式的僵硬,也着实令人诧异。

因此,学校与其把环保作业精确到多少张牛奶盒、多少根笔芯、多少个瓶子去量化,倒不如把具体题目的选择权留给孩子,让其主动思考和发现生活中的环保小知识、小事件。比如,让学生记录一次绿色出行、爸爸妈妈去义务植树、外出露营打包产生的垃圾、点外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要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去身体力行,而不是把所有孩子的生活想象成一种生活,然后一刀切地去搞统一作业。近年来,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理念在更新,更加注重实践、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是很多方式方法还是应试思维,执行起来就显得非常机械。

尤其是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人们常常在意的是在应试教育上做减法。如少留、不留纸面作业,让实践的、兴趣的、生活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但如果后者也流于形式,不是南辕北辙,人为给孩子和家长增加新的负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