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影力波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2:27:02

 

10月19日,影力波聚焦儿童癌症群体的影力波电影《816》即将上映,影片以温暖明亮的影力波风格展现儿癌家庭和患者的乐观坚强。记者注意到,影力波近年来有不少电影作品聚焦疾病群体,影力波韩延导演的影力波“生命三部曲”《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我们一起摇太阳》,影力波展现白血病患者群像的影力波《我不是药神》,关注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群体的影力波《脐带》《妈妈!》《叫我郑先生》,影力波关注其他疾病的影力波《关于我妈的一切》《了不起的老爸》《再见吧!少年》《妈妈的影力波神奇小子》等。

这类题材影片以真挚细腻的影力波情感表达,细致入微的影力波生活洞察,娓娓道来亲情与爱情、影力波青春与梦想、生命与死亡等话题,观众从中获得情绪的纾解和情感的治愈。


韩延“生命三部曲”关注重疾青年群体

韩延导演的“生命三部曲”关注罹患重疾的青年群体,加入了爱情、亲情、伦理、医疗等话题,围绕他们与病魔殊死斗争的艰辛历程,呈现他们的生活焦虑与生存困境,并以温暖的笔触予以他们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流露出真切的情感和深刻的价值观照。

其中,《滚蛋吧!肿瘤君》于2015年上映,讲述身患恶性淋巴瘤的熊顿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依然笑对人生的故事。片中熊顿教会了观众怎样乐观地看待生命,影片成为当年“黑马”,并代表中国内地冲击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送你一朵小红花》于2020年上映,讲述了因长期与脑瘤抗争而形成悲观孤僻性格的韦一航,在同样罹患脑瘤的伙伴马小远的积极鼓舞和支持下,逐渐走出了内心的阴霾,重新与家人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的故事。#送你一朵小红花#相关话题曾多次上热搜。


《我们一起摇太阳》于今年上映,讲述了尿毒症患者凌敏和脑瘤患者吕途两个年轻人,因为“生命接力”的约定,阴差阳错地踏上一段充满爱与力量的故事。不少影迷表示,相比前面两部, 《我们一起摇太阳》更加写实,重病患者的日常状态、面临的歧视以及无奈的医疗问题等都让这部作品更加饱满动人,同时也带来一如既往的温暖治愈力量。

多部中外影片关注阿尔茨海默病

近年来,有近10部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外电影登上了大银幕,包括《困在时光里的父亲》《哦!文姬》《妈妈!》《来处是归途》《叫我郑先生》《脐带》《灿烂的她》等,这些影片从不同角度聚焦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提高了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症患者群体的关注和重视。


《妈妈!》聚焦一对高知母女,85岁母亲在得知65岁女儿患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用陪伴和呵护滞缓病魔对女儿的摧残,二人在生命结束之际重新做了一次母女。

《叫我郑先生》讲述的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郑先生希望留住对亡妻的记忆踏上环岛之旅,遇到了需要录下环岛路途声音、希望唤起昏迷两年丈夫的阿灰,二人旅途中相互疗愈,浪漫且深情。

《脐带》中,蒙古族女性娜仁左格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后遗忘了很多事情,甚至连儿子们也认不出来,却一直念叨着回草原去。为避免意外,小儿子阿鲁斯用一根长长的绳子把母亲和自己拴在一起,在这根犹如“脐带”的绳子联结下,母子俩踏上了探寻生命意义的旅途,重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816》导演魏德圣独家专访】

孩童看似弱小,其实也有强大的生命意志

即将上映的电影《816》关注的则是儿童癌症患者及其家庭。面对严肃的生死议题,导演魏德圣选择用轻松欢乐的叙事风格来化解沉重,并通过真实动人、笑泪交织的病房日常来传递乐观和希望。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对魏德圣导演进行了独家专访。


816病房6组抗癌家庭很“BIG”

作为一部群像戏,电影提取了816病房里六组家庭的抗癌故事,乐观懂事、爱跳街舞的女孩源源,戴着彩色假发、酷酷的音乐少女珈农,热爱画画和机器人的男孩是延,喜欢在医院骑车、期待妹妹出生的男孩罗恒,小天使一样可爱善良的女孩努拉,以及帅气温柔、阳光开朗的少年大杉,6个家庭有着迥异的生活背景、各自的困难和烦恼。


魏德圣导演告诉记者,故事灵感来自他多年前对一个患癌孩童的采访,那个孩子在癌症病房待了一年多,他们会在病房里一起玩扑克牌、聊天、找朋友玩、戏弄医生,“她说从来没有遇过一个不想活的孩子,并且每个孩子都相信自己可以活下来”。后来他采访了一些癌症病房的医生,他们也说儿癌病房是一个最有生命力的地方,这里的孩子每个都想活,每个爸爸妈妈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医护们也都全力以赴,所以这是全世界生命力最旺盛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想要积极地活着。


“写《816》剧本时,我还查看了很多父母为患癌孩子写的抗癌日记,以及纪录片和采访实录。”魏德圣坦言,自己在写这个本子之前的状态不太好,但写着写着就被疗愈了,这些看起来最小最弱的病童们每天面临生命的问题,都还这么乐观这么快乐。他边写边哭边笑,“其实现实没有那么糟,只是自己把事情想糟了”。


影片《816》中出现了脑癌、骨癌、白血病等好几种儿癌患者,每一个孩子面对病魔时就如同一个小勇士,他们病因和病情各不相同,有的面对癌细胞的扩散,有的化疗见效后又复发,有的等待移植希冀重获二次生命……他们都在用自己微薄却坚定的力量与命运抗争,力求在这短暂的人生中绽放最大的光彩,影片不仅照见患病家庭种种现实状况,更聚焦于在绝望中孕育的希望。


记者注意到,《816》的英文翻译为“BIG”,片中病房号“816”也被彩色胶带加工成了“BIG”字样。对此,魏德圣解释说,因为这些病童们内心非常强大,很“BIG”,所以最后定了“816”病房号码这个数字做片名。

孩童视角,动画和音乐明亮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816》里还呈现了多段动画。开场就以一段别开生面的大战场景,一群身披战甲的小勇士集结成团,面对敌方的千军万马,不畏强敌,勇敢冲锋,这一幕正是对影片中儿癌患者与癌细胞之间激烈斗争的艺术化呈现。剧情进展中,每当有孩子进行手术或遇到险况时,都会用动画来呈现。


“这部电影本来就是用童真视角来讲述生命的故事,用动画来代替实景的手术治疗,避免了很多可怕的场景,也更符合孩子的视角。”魏德圣介绍说,动画部分中,卡通角色和孩子们的视觉形象十分相似,就是特地按照他们的长相专门设计的。

影片上周末举行了全国大规模点映,片中孩子们的童言童语特别可爱率真,小女孩源源对大杉的大胆告白也看笑了观众。魏德圣笑说,片中孩子们的交流日常是有取材于他儿子的生活,“小孩子的世界真的很天真很直接,他们喜欢什么就会直接说出来。成年人听了会脸红心跳,但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平常。”

此外影片的明亮轻快还体现在歌曲上,片中音乐少女珈农跟家人组建了一个病房乐队,常常带来好听的音乐。魏德圣数了数表示,片中直接唱出来的歌曲有5首,包括五月天的《love》,其他还有很多配乐,“音乐是电影的重要元素,是为了舒缓病房紧张气氛,增添欢乐氛围。”


观众感慨“看到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

记者注意到,上周末,《816》在包括南京、苏州、南通、无锡、北京、上海、广州等47个城市举行超前点映,这场生命大作战中,孩子们的坚韧与乐观,深深触动了观众,“在泪水中感受温暖,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从一群患癌儿童的身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被他们制造出来的快乐感染、治愈,令人更加珍惜当下珍惜生命”,“片中每个儿癌家庭和医护人员都在用快乐疗法陪孩子们闯关,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超级感动”,“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又有希望,是一次有笑有泪唯独没有苦的体验”。

而说到此次创作《816》的用意,魏德圣表示,“大声笑,用力活”,是电影的核心主题,也是想传递给每一位观众的生活信念。他希望《816》是一部开启生命教育的电影,大人孩子都需要,期待它可以起到引子的效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