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六朝人踏青出游Citywalk,穿这双鞋最时尚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6:24:28
今年清明小长假,看头全国各地都迎来的南京踏青出游的热潮。和眼下大家“特种兵式”打卡旅游相比,物馆六朝时人们更钟情于慢生活。有朝游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的人踏1000多年前木屐,就是青出六朝时踏青出游最时尚的装备,也是双鞋尚六朝时人们放达闲适的生动体现。
六朝博物馆展出的东晋木屐
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的木屐,是南京在南京“老门西”颜料坊的六朝遗址出土的。从木屐的物馆尺寸看,那时南京人的有朝游脚掌似乎小一些,它的人踏长度不到20厘米,底部的青出屐齿约有2厘米多。驻足展柜前,双鞋尚不难想象1700年前,看头今天“长江路、大行宫”一线的建康宫里,细密青砖铺成的驰道上,屐齿碰撞路面发出的“嗒嗒”声;又或是会稽的广袤田园中,谢安脚踏木屐,在蒿草丛中踱步,思索着国内外变幻莫测的政局,推敲着复出的最佳时机。
六朝时穿木屐最有名的人物,当属东晋谢安。当年他“东山再起”后的头件事。就是负责防御百万前秦大军。最终八万晋军以少胜多,成就淝水之战。消息从南京传到寓所,谢安正在下棋。看完信笺,谢安淡定地丢在一边,棋伴问何事,他不动声色,嘀咕一句“我们赢了”。一局下完,谢安起身出去,脚底的屐齿,一下磕在门槛上折断。棋伴知道,谢公再也难以掩饰心中的狂喜了。
六朝时木屐最有名的款式,当属谢安后人、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谢灵运喜欢四处游览,于是在传统木屐的基础上发明出更加适合上下山的一种活齿木鞋。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云:“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六朝博物馆展出的木屐为何经过一千多年的埋藏还能不朽?专家认为,当时发现木屐的位置,是在地下的淤泥之中。后代的地层,紧紧地覆压在上方,使木屐表面每一处都与淤泥紧紧接触,处于一个真空的环境。与空气完全隔绝,没有氧化就避免了腐烂。
说到“木屐”,老南京还会联想到位于城南的一条“木屐巷”,木屐巷东与仓巷相连,西接莫愁路,长约百余米。不过这个地名起源于600年前的明初时,城内街巷规划为不同的手工业作坊区,木屐巷两侧自然是以木屐作坊为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