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龙8国际·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龙8国际·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心理聊吧|“无效安慰”引热议 不妨试试“倾听三部曲”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0:27:55

 

正在热播的无效安慰电视剧《庆余年2》中,范闲进京进谏,心理却被皇帝扔了提司腰牌,引热议委屈擦拭鉴查院门口石碑时,妨试王启年掏心窝子的倾听安慰,戳到了范闲心上。部曲有网友讨论表示,无效安慰不亏是心理王启年,挺会共情,引热议实现了“有效安慰”,妨试这就不得不提名一些电视剧里的倾听“无效安慰”了,比如《余生请多指教》中男主角顾魏用医学术语无效安慰林之校的部曲名场面,《承欢记》里麦承欢扮成可爱向日葵安慰心情低落的无效安慰姚志明,等等。心理

事实上,引热议每个人在生活里都有不顺心的时刻需要安慰,此时如果被无效安慰则更添堵。安慰的本意是传递关心,为何有时会适得其反呢?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咨询心理学家陈志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不加评判的回应会让倾诉者感觉情绪的输出渠道是通畅的。当倾诉者处于一个安全、友好、有爱的倾诉环境中时,痛苦就会得到缓解。“无效安慰”看似没有走心,其实是没有共情。

比惨式、说教式安慰 都会令人心生厌烦

陈志林为记者列举了几个安慰别人时的雷区,比较多见的是“比惨式安慰”,寻求安慰的人最后可能会变成安慰别人的那个。比如一群朋友聚会,A说自己最近运气差,差点丢了工作,他的朋友B安慰说“你那算什么惨啊,我比你更惨”,不仅借此抢到了说话的主动权,还把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他的身上,B的滔滔不绝中A的脸色更差了,“尽管有时分享负面经历,可以让彼此的情感有更深联结,但也很容易变成一种比较和评判”,其实烦恼没有可比性的,每一种烦恼在当下都扎扎实实地困扰着我们,每一种痛苦都值得被看见,被认真对待。

有些人想给予安慰,但变成了讲道理和说教,陈志林仍以工作为例,当你吐槽说工作忙,赚钱不容易时,朋友劝慰说“谁没有压力啊,谁工作不累啊,谁赚钱不难呀”,然后又说了一堆大道理,这只会让人心生厌烦。陈志林表示,有时看到别人身处困境,我们难免心急,想拉对方一把,为此我们忍不住会分析很多道理,提很多建设性建议,“结果道理讲得越多,就把对方推得越远。有时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被关注,能有时间来消化,但我们脱口而出的大道理,像一道冰冷的墙,隔断了对方的感受。”安慰的本质在于支持对方的情感流露,讲大道理既阻碍了情感表达,也会让对方觉得没有去解决实质问题,还沉浸在情绪里,真是没用。

还有些人的安慰是转移注意力式的,比如“别在意了,我们想想别的”“向前看,别老往坏处想”“让自己忙起来就好了”等话语,这也是误区之一。陈志林分析表示,这样讲的本意是不想对方过度被情绪困扰,但试图转移注意力也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不开心好像影响到了你的心情了,为什么一点都不好奇自己到底遭遇了什么,也不关心自己到底有多气愤和委屈,所以转移注意力是在忽视、打断对方的情绪,会让对方感受到敷衍。

无效安慰的出现,多是因为缺乏共情能力

没有安慰到点子上,在陈志林看来,是缺乏共情能力的一种。共情,又称为同理心,是指我们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共情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技能,它能帮助我们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当我们拥有共情能力时,我们会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这种信任感会使人们更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建立起更加紧密、真诚的关系。

“当朋友尝试将烦恼跟你说出来时,实际上,他的烦恼就已经被排遣了一半。因为你陪伴在身边,他知道‘我正在被听见’,你收到了他传递的情绪,你和他在一同面对这个烦恼。”陈志林表示,如果没有设身处地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情感体验,仅一味地劝对方不要伤心难过,这些空话无异于隔靴搔痒,很难安慰到对方。

而倾听是共情的基础,只有当我们真正聆听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时,才能理解和感受他们的情绪。陈志林更是表示,当人们感到痛苦想找人倾诉时,一般处于兴奋状态,他们常会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伤心事,这时我们最好不要马上发表看法,不如当一个听众,让对方将心里的不快发泄出来,“很多时候,人们诉苦仅仅是为了让他人理解自己,让自己不再孤单地承受痛苦。这时,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安慰方式。”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同理心。当我们理解他人的情绪时,我们应该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表达我们的关心和支持。陈志林举例说,比如目光接触、身体向前倾斜等非语言行为,来表达对倾诉者的专注和关心。如果和对方的关系达到可以身体接触的亲密程度,不妨摸摸头、拍拍肩或是给对方一个拥抱,都能给到对方反馈、起到一定程度的安慰效果。没有比让他知道“我在听”让他感受到自己在被关心更好的回应和反馈了。

最后,共情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反复地实践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

提高安慰技巧,不妨试试“倾听三部曲”

在这个忙忙碌碌的快节奏时代,耐心倾听也是一种能力。陈志林介绍了“倾听三部曲”的沟通技巧,即准备倾听、实施倾听和反馈倾听,“这三个步骤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倾听过程。”

“准备聆听”包括“放下预设”,即在倾听之前,避免对对方的话题或观点有任何预设,尽量保持开放的心态,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集中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避免分心,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言辞和情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明确目标”,在倾听之前,明确你想要了解的信息或解决的具体问题。这样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

“实施倾听”则要观察非言语信号,除了关注对方的言辞,还要观察其非言语信号,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这些信号往往能揭示对方的真实情感和意图;也要“提问与澄清”,在倾听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或澄清疑虑,以确保你准确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反馈与总结”也很重要,在对方倾诉结束后,通过简短的总结或反馈来确认你对对方观点的理解,这不仅能增强你的理解,还能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理解。

“反馈倾听”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包括“情感共鸣”,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其情感和需求,更好地与对方建立情感连接;“提供支持”,如果对方需要帮助或建议,你可以适时提供支持,这不仅能增强你们的情感联系,还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总结与行动计划”,在交流结束时,总结你们讨论的重点,并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行动计划,这将有助于确保双方都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并及时反馈、表达支持。

陈志林还提及了一些“技巧性话语”去回应对方。比如,“原来是这样”“然后呢?”“是不是这句话让你难受了?”“嗯嗯,我听明白了”“换成我我估计也会这么想”……这些话语从“肯定对方感受”的角度出发,在认真回复的前提下,及时回应并“承接”住了对方的情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对方感受到支持,在对方情绪逐渐稳定以后,如果对方想与你共同探寻解决办法,可以再提出自己的想法。

总的来说,“倾听三部曲”,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