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江苏”牵手“雪域高原”,跨越山海让孩子挺起脊梁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4:28:33
有一种疾病,水韵江苏会在孩子的牵手身上画下了一道“S”型脊柱,让他们的域高原身体日渐变形扭曲。半个多月前,山海在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牵线下,让孩首批6名来自青海的挺起脊柱侧弯患儿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骨科接受了免费的脊梁手术治疗,开启了一场“挺直脊梁”的水韵江苏圆梦之旅。 记者了解到,牵手首期“脊梁工程”成功的域高原背后,离不开江苏省人民医院援青医疗团队为青海省玉树州地区卫生与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山海积极贡献。“水韵江苏”与“雪域高原”情牵心连的让孩动人故事再添佳话。
医患双方共同创作的手指拓印画(左右两边的藏语意为:一起加油)
“拔高”9厘米!“这才像我们康巴汉子”
8月5日江苏省人民医院举办了首期“脊梁工程·苏青协作”(以下简称“脊梁工程”)脊柱畸形治疗计划患儿出院欢送会。脊梁记者了解到,水韵江苏第一期“脊梁工程”的6名患儿来自青海省玉树州,其中大多数家庭来自牧区。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和经济困难,这些患儿在早期未能得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导致脊柱侧弯严重。
“感谢这个活动,让我的孩子免费做了手术,我们家长都松了一口气”,这是此次“脊梁工程”中年龄最小的患儿、5岁的多吉(化名)爸爸的心声。如今,在“脊梁工程”的帮助下,他的孩子得以再一次如野马般洒脱奔跑。
16岁的单增(化名)是本次“脊梁工程”中接受手术最大龄的患儿,也是手术难度最大的患者。据孩子的叔叔表示,“手术之前,因为后背是弯的,他睡觉的时候特别疼。术后他长高了9厘米,背也挺直了,也不疼了!”单增的叔叔高兴地说,“这才像我们康巴汉子!”
14岁的扎西(化名)是学校足球队的前锋。1年前,当他赤膊踢足球的时候被家人发现了脊柱侧弯,“当时我们去医院看,侧弯都已经达到47度了,不能通过矫正带矫正,必须手术。”扎西的姐姐告诉记者,全家得知消息后非常焦急。记者看见,在扎西的床顶,各种各样的平安符悬在空中,“这些平安符是我们得知他病后去十几个寺庙中求来的,这次来到江苏,我们都希望他平安顺利,希望恢复期后可以看到他重新站在赛场上。”扎西的姐姐说。
患者家属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强(左三)、骨科主任殷国勇教授(左二)献上象征祝福的哈达
先进机器人手术 助重塑脊梁挺直腰杆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被誉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这次来的6名孩子,有2名是因为半椎体发育不良而导致的先天性脊柱畸形,其余是特发性脊柱侧弯,侧弯角度较大,弯形非常僵硬。”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殷国勇教授介绍说,患儿的手术复杂程度各有不同,最终因手术指征所限,有4名患儿接受了手术。
殷国勇教授(左一)手术中
“针对这些孩子,我们手术团队设计了个体化、精准化的手术治疗方案,包括引入了先进的骨科机器人手术,帮助他们重塑脊梁,挺直腰杆。”殷国勇教授告诉记者,几名患儿中最严重的是单增,侧弯达到102度,“除了侧弯的角度大、僵硬,他驼背也很厉害,就像一根弯曲僵硬的棍子,术前我们要仔细谋划从哪里入手,术中还要避开脆弱如豆腐的脊髓,以及周围密布的神经。”殷国勇教授团队迎难而上,将单增的脊柱矫正到了25度,几乎与正常青少年无异。
患者术前(左)与术后(右)脊柱对比
立足“江苏所能”找准“青海所需”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团队跨越千里,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开展了脊柱侧弯患儿筛查,共筛出61名脊柱侧弯患儿。江苏省人民医院援青海海南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乔莉介绍,“后期我们也将持续联络此前筛选的患儿家庭,继续和省人医合作,开展第二期活动,切切实实地帮助当地困难的脊柱侧弯患儿家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患者及家属献上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宋宁宏(后排左四)及医护团队送上锦旗
医护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合影留念
“江苏省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医疗的领头羊,始终秉持‘德术并举、病人至上’的宗旨,在持续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中,立足‘江苏所能’找准‘青海所需’,以实际行动赋予‘苏青一家亲’新的时代内涵。” 活动现场,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强介绍了“脊梁工程”的整体情况。
“我们的专家从病床边走向了广袤的边疆,从筛查到治疗再到随访,实现了对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行动,真正做到暖民心、惠民生、聚人心,同时也唤起社会各界对儿童脊柱侧弯疾病的关注,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防治儿童脊柱侧弯的工作中来,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让这些孩子们能够自信地迈开脚步,走得稳、走得正,走在阳光下,变成社会的栋梁之材。”丁强书记说。
通讯员 何雨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