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历史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4:36:43
据紫牛新闻报道,餐桌有一群年轻人为分布在南京的历史大型蘑菇分门别类、拍照撰文。餐桌
被他们收录书中的历史大型蘑菇竟有29目75科218属381种!
南京的餐桌蘑菇种类竟然这么丰富,让很多人都深感震惊。历史
不过,餐桌看到这则新闻的历史时候,有没有想过,餐桌蘑菇为什么叫“蘑菇”呢?
图源:视觉中国
“蘑菇”这个名字,其实很年轻。餐桌
据专家考证,历史宋元时期,餐桌“蘑菇”这个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历史
之后,餐桌它经常被叫作“摩菇”“磨菇”“藦菇”“蘑菰”……
像南宋孝宗,有一次要斋戒,斋戒就得吃素食,其中有一道吃食就是“藦菇”。
以上这些名字,都可以看作是“蘑菇”同音字的任意组合。
直到清代,定居南京的袁枚著《随园食单》,才将这个物种的众多名字统一改写为“蘑菇”。
而在同时期清代官方编修的《畿辅通志》一书中,也将其称为“蘑菇”。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蘑菇”才正式成为通行的名称。
这么说来,连“蘑菇”这个名字都和南京有着莫大关系。
那么,宋元以前,蘑菇又叫什么呢?
这就很复杂。它叫“蕈”,叫“菰(菇)”。
“蕈”这个字,以前在《餐桌上的历史》中栏目中小小的介绍过。
宋代《山家清供》中,曾讲了一道“山家三脆”的做法,就用到“小蕈”。
按《中国古代名称考释》,蕈字下的“覃”,有蔓延、遍及的含义,引申为遍布丛生。这体现了蘑菇的一个特性。
菰,形音字,这个字里的“子”,可以看作是伞菌类食用菌的象形文字。
那么,叫蕈、叫菰,本来叫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间到宋代就改叫“蘑菇”了呢?
有专家认为,“蘑菇”其实就是一个外来词。
在蒙古语里,人们把草原上随处可见,牧民都喜欢吃的真菌称为(moog)。南宋时期,蒙古人南下,带来他们的文化。受此影响,人们将这种食材称为moog,音译过来,就是“蘑菇”。
也是从宋代开始,因为普遍掌握了蘑菇种植方法,蘑菇产量大爆发。
在西汉时代,蘑菇还是珍馐之一,吃上几道蘑菇加工的菜肴算是奢侈了。宋代以后,蘑菇才算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参考资料:张平真 《中国蔬菜名称考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