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来源:龙8国际 更新时间:2024-11-02 00:29:35
2024年5月7日11时21分,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24年5月7日11时21分,火箭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家族箭首顺利将海王星01星等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再添征号载火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成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员长此次任务是丙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标志着长征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飞成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谱,长征推动中国现役运载火箭加速迈向更新换代。火箭其中,家族箭首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和海王星01星由上海航天抓总研制。再添征号载火
火箭整装待发
火箭采用单芯级两级构型,一子级直径为3.35米,员长采用两台120吨推力的丙运液氧/煤油发动机,二子级直径为2.9米,采用一台推力18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全箭总长约43米,全箭起飞重量约21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2.4吨,可根据不同任务适配多规格的卫星整流罩。
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新成员”,长征六号丙在充分继承新一代运载火箭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能力的“跨代升级”。
长六丙团队成员在工作中
长征六号丙火箭的控制系统采用AAC控制技术(自适应增广控制),这是该项技术在国内运载火箭上的首次应用飞行。简单来说,它可以通过在线实时调整火箭的飞行控制策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进一步提升火箭飞行控制的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长征六号丙火箭首次采用2.9米直径200K大温差泡沫夹层共底贮箱,通过减少两个贮箱之间的多余空间,在携带尽可能多的燃料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减轻火箭“自重”,进一步提高火箭的结构效率和运载能力。
自2020年初启动研制,到2023年6月前往发射场开展合练,长征六号丙火箭的研制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比传统研制周期缩短了30%以上,这样的“成长速度”受益于在役型号的成熟技术,更取决于长征六号丙以服务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长模式”。
长六丙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在研制过程中,长征六号丙火箭充分继承长征六号、长征六号甲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成熟技术和产品,全箭产品化率高达95%;结合已有型号积累的大量地面和飞行试验数据,长征六号丙火箭在研制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值仿真手段完成迭代优化,取消了以往新型号研制过程中开展的气动风洞试验、全箭模态试验、舱段静力试验等大型地面试验,进一步优化研制流程、降低研制成本,为后续滚动组批生产、快速履约奠定基础,提高了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此次任务是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的第1次飞行,是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的第209次飞行,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20次飞行。
海王星01星试验队成员在工作中
此次发射的海王星01星是海王星座的试验卫星。该项目由1颗试验卫星及12颗业务星组成,致力于建设并运营低轨实时成像观测卫星星座,在全球提供基于卫星的实时成像服务。
海王星01星运行于507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总重239千克。卫星主载荷是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采用“反射面天线+行波管放大器”集中发射体制,是一台商业轻量化反射面SAR。其系统灵敏度、方位模糊和距离模糊均达到优异水平。卫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为各类用户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在测绘、国土、减灾、海洋、林草、交通、水利等领域可提供定量化的SAR卫星数据。